![]() |
![]() |
|
|
营销的本质是对人性的把握--“于丹现象”的营销解读 7 上页:第 1 页 解读二:产品,是高雅还是通俗? 用北大清华十位博士的话讲,于丹的论语心得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是在阉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一本圣贤书,每个人读起来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于丹只不过把自己的心得通过媒体昭示于天下而已,而这种昭示却将我们敬畏的高雅拉下了圣坛,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从营销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最大的成功。 高雅和时尚只是少数人的乐趣,曲高自然和寡,高雅意味的是距离,是敬而远之,是疏远大众,而市场永远是大众的。试想有哪一个厂家会说自己不追求销量呢?难道奔驰只希望卖一千辆,不希望卖一万量吗?就中国的现状来讲,产品无论是功能定位,还是传播说辞,越通俗,人们越容易接受,了解的人越多,成交的机会也就越多。中国的市场是追求共性特征的市场,远不象国外每个人都在张扬自己的个性需求,即使个性,也会从众,而通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是从众最好的方法。 没有任何品牌把自己放到高高在上的位置,专做高端人群是在营销上走钢丝,铤而走险。每个品牌为了持续获利,都会充分表现自己的亲和,自己的个性。任何品牌都在传达一种生活感觉,展示一种可悟的信念,张扬自己的一种独特个性,从宝马驾驭的快乐,金利来的男人世界,到百事可乐年轻一代的选择,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可触、可感的,所谓的“道不远人”,否则就失去了市场基础,空中楼阁的品牌定会昙花一现。书画大师最高的境界是将自己的作品写拙、画拙,但整体看起来,怎么看都深见功力,这是大相无形,是在用最通俗的方式诠释最精髓的内涵。 通俗之后见品牌,大俗即大雅,品牌渗透的是一种文化,是对人性的揣摩,是与消费者心理的博弈。 解读三:利益,是长远还是即时? 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我们传承它,但同时也要发扬它。《论语》传承的目的,不是只培养几个孔学家,或者作为一种精神去凭吊,它应该给我们智慧和启迪,应该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指导意义。于丹的“论语心得”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浮燥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它可以答疑解惑,让人各有所悟,满足了人们即时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所以众人才会追捧论语心得。 产品营销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人们看得见了产品带来的即时利益,所以就会达成销售,任何画饼的行为都不会长久。中国人更加注重即时利益,要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如果是看不到的希望,自然就勾不起人们的兴趣。比如提高免疫力的产品,如果告诉你持续服下去身体会非常健康,你会买吗?所以市场上销售的提高免疫力的产品,会说可以让你不感冒,让你工作一天依旧精力充沛。再比如替烟产品如烟。吸烟的危害人人知道,你说用了如烟,可以防止得肺癌,烟民理都不会理,因为这个饼画得太大、太远,烟民眼前并没这些症状,况且看到身边抽了一辈子烟的人也没怎么着,你说的大道理,要么他不相信,要么他不理会。当如烟宣传可以让家人避免二手烟的危害、缓解家庭矛盾、让孩子远离烟毒、随时随地都可抽烟时,恰恰满足了烟民最现实的需求,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所以如烟产品迅速火爆全国。 解读四:延伸,是多元还是相关? 《百讲讲坛》七天的演说,让于丹以及她的“论语心得”蹿红中国,而且势不可挡,学术的超女来了,一时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其火爆效应在数月后仍不减当初。而三月份于丹的《庄子心得》的问世,再一次掀起新高潮。无论是于丹的个人品牌传播,还是其旗下二个产品的销售,很多书商都为此叹为观止。 这种火爆现象的背后是良好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多元还是相关,一直是营销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对于一个刚成熟的品牌,扩展相关的产品线无疑更加顺理成章,市场风险更低,也更容易成功。于丹在“论语心得”这个拳头产品成功之后,延伸的依旧是“诸子类”产品,“心得”类产品,如果她的第二个产品是水煮《聊斋志异》,恐怕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品牌延伸有个前提,就是.延伸的新产品与原产品一定是在品牌同一核心价值的统领下。例如:金利来品牌核心价值是“男人的世界”,但曾一度推出女装皮具,结果收效甚微;荣昌肛泰曾延伸过荣昌口服液,结果消费者大倒胃口。同时,延伸的新老产品要有三个相关:一是产品的相关,做一个品类的产品线扩充,不能今天做医药,明天做饮料,一个品牌不能驾驭所有行业,能够在一个行业内做成品牌,已经是求之不得了,否则即使积淀起来的品牌价值也会逐渐缩水,比如三九胃泰曾延伸出三九啤酒,消费者在啤酒中喝出了药的味道;二是市场相关,延伸的产品与原产品的市场人群最好属于一类,如果一会是孩子产品,一会是女人产品,一会是老人产品,就会瓦解品牌的核心价值,因为专一所以专业,比如亨氏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做婴幼儿产品,所以成了一个全世界的知名品牌,三是资源相关。延伸的产品最好能够借助原产品的相关资源,形成一条快速占领市场的绿色通道,比如生产加工资源,销售网络资源,购买人群资源,渠道终端资源,如此,既节约了营销的成本,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也可不断为品牌做加法。例如,对于海尔来说,电脑是一个新的行业,所有的资源都要重建,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最终海尔的电脑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市场。 《论语》给了人几千年的启迪,《论语心得》给了人们最现实的智慧,而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是对人心、人性的把握,这与营销恰恰异曲同工,因为营销的本质同样是对人性的一种把握。 季海波,北京哲宇策划副总裁,从事营销及策划十余年,先后在某大型医药集团、生物科技公司、品牌策划公司任职营销员、产品经理、企划总监、副总经理。长年浸淫医药保健品、快消品的营销及品牌策划,在《销售与市场》《中国经营报》《销售与管理》《糖烟酒专刊》《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企业报》《营销与策划》《中国策划》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十篇,被百余家媒体转载。 愿广结高师良友,谋定天下! Email:jhb-good@16.com QQ: 413322276,博客:blog.sin.com.cn/jihaibo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