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中国日化市场回顾与展望(事件篇) 7 上页:第 1 页 四、收购仍旧 2006年,收购依旧是热辣的话题。 4月17日,立白集团以3100万的价格成功竞得“奥妮”商标。 7月21日,重庆奥妮的合作方奥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公开对外表示,“奥妮”系列商标的使用权应由香港奥妮独家享有至2024年。 11月18日,纳爱斯集团成功收购英属企业中狮旗下的香港奥妮、裕暘、莱然三家公司,完成了这宗迄今为止中国日化界最大的收购外资行为。 “香港奥妮的商标独占使用权”尤其是纳爱斯加入混战,使得这一单纯的商标事件升级为立白、纳爱斯两大日化巨头的交锋。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奥妮这一品牌的含金量是吸引两大日化巨头的重要原因。而立白和纳爱斯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品牌单一的问题,各自都在洗衣粉领域成绩斐然,而在洗发水领域则一直缺乏强而有力的品牌,于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在“奥妮”上,希望从这一品牌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大日化”梦想。 在收购奥妮商标之外,立白还成功收购上海“高姿”,从洗发护发拓展到化妆品整个市场。而大宝被强生这一至今还未证实的事件则在一段时间让媒体对本土品牌的陨落再次惋惜了很久。 立白与纳爱斯的正面交锋,凸显了本土日化在外资进攻下的困境。“大日化”一直是本土日化企业突围的重要策略,但依靠低价洗涤品起家的立白与纳爱斯在扩张路上都不算太顺利。 五、男士产品开始升温 从欧柏莱JS俊士系列、清妃的高夫个人面部护肤用品到3月全雅诗兰黛七款男士专用护肤品同步上市、再到10月欧莱雅聘请吴彦祖代言男士专业护肤系列,男士产品的前途已经得到各大公司的一致认可。2006年,各大商场的化妆品专柜上,男士专用的护肤、须用、发用、防晒和浴液等化妆品悄然占据柜台,逐步升温。 亚洲PHPC(个人护理及家居清洁用品市场研究中心)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男士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率为44%,来专柜购买产品的男士比例由04年的33%上升到06年61%。雅诗兰黛、CD、碧欧泉、资生堂、欧莱雅、迪奥、妮维雅、曼秀雷敦这些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专属男性品牌。 随着国外几大化妆品巨头的介入,国内尚处“预热”阶段的男士化妆品市场竞争趋白热化。 几年前就开始叫火,近两年都保持了30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男士化妆品总体市场规模还是偏小。2006年,男士化妆品的总体销售额为6亿元,中国有将近一亿的男士消费群体,按每人每年消费50元人民币计算,男士化妆品的市场容量也有50亿人民币,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但实际的销售额却不到10亿。目前市场上没有完全成熟的、领行业翘楚的品牌。 使用化妆品的观念并未成熟是男士化妆品未能如韩日国家般火爆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心城市的消费观念开始成熟。从中心城市入手,中心开花,逐渐铺开,将是男士化妆品市场运作的主要策略。 与女士护肤品不同的是,男士护肤品的种类和系列较少,主要集中在润肤乳液和洁面乳。多数男士使用护肤产品时,追求简单快捷。因此护肤品也根据男士特点,将步骤简单化。阿迪达斯推出的沐浴露将洗发、沐浴功能合成,男士只需买一瓶产品,洗发、洗澡可以同时用。 男士护肤品分类与女士的不同,有针对男性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的产品,也有针对抽烟喝酒引起的痤疮、粉刺的祛痘产品,还有针对熬夜引起的抗倦容和抗黑眼圈产品,以及较常见的剃须用品。男性护肤品中,洁面和润肤等基础护肤品成为主导,而眼霜、面膜和抗皱产品也渐渐出现。高夫、碧欧泉、倩碧和欧莱雅等都推出了男士眼霜。碧欧泉还推出了男士面膜,相对于基础护肤品,面膜销量较少,但销量呈上涨趋势。 2006年男士化妆品需求上升,呈现品牌专用化、品种系列化、品类配套化、价格中高档的消费特点。2006年男士香水销售将迅速增加,香水日益成为化妆品中举足轻重的品类,香水消费进一步普及,男士香水市场份额将扩展。 六、大批政策纷出 4月1日,国务院宣布调整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幅度,护肤护发品成为唯一被取消征收的税项。专家认为,这对护肤护发品生产企业是个整体利好消息。 2006年卫生部继续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主要以《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为依据,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以整治化妆品标签说明书违法宣称治疗作用为重点,加强对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等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 同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正式实施。为配合《程序》的实施,卫生部制定了《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规范》、《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卫生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及相关许可申请表。 2006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及《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也将公布并全面实施。其中,禁用化学物质种类增加近3倍,达到1200多种。另对化妆品标签增加了许多更细节的内容。新版《化妆品卫生规范》参考了欧盟等的有关规范,结构变化不大,但要求更细更严格。 此外,新版规范还提供了简单快捷的化妆品检测方法,消费者到相关机构检测化妆品质量问题的时间将被大大缩短。同时,《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将对化妆品的外包装上文字大小、颜色、内容等作严格规定。 业界分析,SK-Ⅱ等事件让消费者和有关部门更加注重化妆品的安全,而这些正在酝酿或即将出台的标准、法规将对化妆品的安全要求更严格,对行业会有积极的影响。 七、产业集群变化 在全国的日化化妆品产业中,广东总被冠于“全国化妆品生产基地”、“全国化妆品大省”等美誉,而随着竞争的不断激化、其它产区的不断发展,广东的“化妆品大省”地位正在一点一点地受到侵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发布的产业发展景气报告,中国日化景气指数正在达到五年来的最高点,而广东日化行业的发展速度却出现发展放慢迹象,品牌延伸失败、人才流动严重、市场营销陷入困局、恶性价格战内耗实力……随着行业发展速度的放慢,许多现有、潜在的问题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一样接连而来。 与此同时,上海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广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在给上海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也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的化妆品专业人才。人才的储备,再加上资金的融合,使上海市在中国化妆品业具有了极高的地位。 南风东渐表面上是两个城市的此消彼涨,实际上,是整个产业格局变化的写照。仔细观察广东日化,目前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几乎90%以上的化妆品厂都以生产洗发护发类、沐浴液产品为主,而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基本相似,没有独特优势,缺乏创新。由于看中上海化妆品市场所具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需求潜力,国外化妆品企业纷纷涌入,目前全球化妆品前三十名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绝大部分在上海设有营业机构。上海化妆品企业已呈现出“销售额高速增长,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竞争主体日趋多元化”三大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也间接提高了上海产化妆品的质量。 其次,去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将查处的目光集中在广东,这让广东化妆品企业成为“众矢之的”。但上海在这方面口碑要好很多,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在国人心中曾经的“崇高”地位,让消费者对“上海”二字均有着无比的亲切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因为上海的化妆品企业着实在产品品质和销售服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任。 虽然在上海的“带领”下,周边城市如杭州、宁波、昆山、无锡、苏州等已围绕着上海建立了相当紧密的关系,整个长三角已形成了包括包装材料、原料生产与供应、产品研发、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有关化妆品生产与销售的“网”。这张网为上海及长三角化妆品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包装、原料、人才、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但“上海制造”的化妆品,还无法比拟“广州制造”,其各方面的配套和影响还无法和广州比肩。 广州及珠三角的化妆品业虽然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但它们长期以来建立的知名度及在中国化妆品业的地位是上海与长三角不能轻易取代的。最显著的证明就是,很多上海的公司其实是很多广东公司的营销或研发中心,但真正的生产基地还是在广东,上海制造很大一部分其实还是广东制造。上海和广东,长三角和珠三角,虽两足鼎顶立,但暗地里却同脉相连,水乳相融。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602741125,电子邮件: luckgu@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