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广告人为什么这么累? 7 上页:第 1 页 对广告公司期望过高 业界有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似乎永远找不到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广告公司。平日里,我经常听到在企业市场部工作的朋友抱怨为他们服务的公司是如何、如何不行。但是,当他们更换了广告公司以后,就经常会怀念以前为他们服务的公司。前任公司的作品也成了后续公司参考的蓝本。 对于这样的现象,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有广告公司,也包括我们的企业。企业心目中的广告公司,既要扮演咨询公司的角色、规划企业、品牌发展;又要具备执行能力、实现品牌推广的落地;很多时候,企业内部管理等其它事项,广告公司能做的都要做。 在供求不平衡的广告市场上,掌握话语权的企业,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现品牌的发展和销量的提升,而是如何让广告公司帮助自己轻松、舒适的赚钱。在这一点上,企业内部执行层的员工需求最为迫切——以前要自己做的工作总结什么的,现在都可以丢给广告公司了。 既要像领袖一样“指点江山”,又要像老黄牛一样“脚踏实地”,企业对广告公司的期望是完美的。而现实中的广告公司往往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很多企业在与广告公司合作初期,通常有豁然开朗之感,觉得广告公司的实力不错。但服务一久,新鲜感就没有了,很快就转变认识,原来这家广告公司也就那么一回事,又有了更新换代的冲动了。 在度过了一、两个月的蜜月期之后,企业对广告公司的压榨就开始了,广告人的苦日子也就开始了。在这个时候,项目操作初期的工作流程完全被抛在脑后,企业方(甲方)基本上每个人都成了接口人。只要拍拍脑袋有点苗头,就要求广告公司出一个方案,最后,方案执行率可能还不到5%。这样,95%的无效项目,加上一些工作总结、PPT美化等日常琐事,广告公司品牌服务项目小组往往疲于应付——诶,累就一个字。 广告人的躁动与流动 “所有的问题都是必然,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一直很认同的三个观点。广告人累,自身也一定有问题。谈完了行业,谈完了企业,剩下的文字,让我们来仔细检讨一下我们自身。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么累,难道我们的广告这份工作天生就这么累人吗?难道做策划、做创意就不能熟能生巧吗?答案是否定的,要不大家就没有差别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绝大部分人没有做到呢? 笔者认为,这源于我们整个行业的浮躁心理,以及由此导致的频繁流动。 浮躁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我们很多广告人也知道自己浮躁。心里也明白——愤世忌俗是因为浮躁、频繁跳槽是因为浮躁、进步太慢是因为浮躁。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自己“疲于奔命”其实也是因为浮躁。 做广告很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积累不够,我们做的行业太多,我们做过的公司太多,我们经常对客户谈策略、谈定位。而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中却少有方向,少有定位,这难道不矛盾,不虚伪吗?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否认广告人(包括我自己)的价值,在广告行业近四年的策划实战,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广告人的激情,广告人的冲劲,广告人的勤奋,是很多行业所没有的。而从教育背景上来看,广告公司的人员也不比一般的企业差。所以,广告人是有价值的,只是广告人的长处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短处却经常被客户发现。这不是客户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我们太躁动,我们流动太频繁。流水难深,时间并没有让我们广告人得到有响应的积累,我们经常在做我们自己并不专业的东西。而客户自然不会轻易为这“不专业”买单。所以,方案改了再改,创意稿做了再做,累是自然的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goodbrand@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