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困境中的手机研发设计企业如何突围

困境中的手机研发设计企业如何突围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8-28, 作者: 赵琪, 访问人数: 5216


7 上页:第 1 页

  面对困境 行业各有所动

  针对于中电赛龙的倒下,以及手机研发行业面临的普遍困难,许多行业人士都非常的关注,同时一些研发设计公司开始反思并开始默默地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水清木华手机分析师沈子信指出,到2008年,手机设计行业的利润水平依然很低,估计也不会高于3%,行业大洗牌正在进行中。这是一个行业的困境,同时也是一个行业的希望,这是一个行业净化的过程,风雨会有,但风雨之后一定有彩虹。

  手机设计公司全智达公司总经理李明指出,绝大部分小型的设计公司都缺乏自主创新,他们依靠从大的手机公司,或者其他大型手机设计公司翻抄一些手机方案销售给客户,一旦上游向下游挤压,这些设计公司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这从话语中透入出一种担忧,就是国内中小型研发公司都普遍面临的缺乏研发实力的问题,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并两性发展者故名思意会在大浪淘沙后依然屹立。那么那些实力不够的企业将是面临经营模式的革新或是灭亡的境地。

  “现在大家都转型,与市场绑定更紧。”达成无限总裁文晖认为。达成无限现在的做法就是,绑定一些新兴手机品牌,成为手机品牌一部分,共同出击市场。据了解,逐渐转身成为手机品牌厂商已经是众多手机设计公司的主流方向。一些手机设计公司要不自己去拿牌,要不借机收购一些已经拿到手机牌照企业,自己卖手机。包括希姆通、龙旗都已经拿到手机牌照,这些让业界看来,手机设计公司转型品牌厂家似乎成为定局。那么这些公司拿牌的初衷不让人不得而知,但是起码他们的动向会吸引同行的眼球,同时这也不失为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新的方向。

  手机研发在困境中突围

  逝者如斯,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去追寻它的轨迹,沉静于它的过去。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整个的行业的发展,是从CECW中洞悉我们未来的危情和化解的方法。2005年的国产手机危机虽然让一些企业倒下了,但是它给国产手机更多的理性,它在很大程度上让洁净了市场。很多手机行业人士看到了国产品牌的不足,对手机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给国产手机在一定时期内有更精准的定位。那么2006年后的国产手机行业开始复苏,在研发技术层面上也有一些成就,不管怎样,进步就应该欣慰,不必刻意强调危机而去忽视希望。

  那么针对国内手机研发行业的现状,我们不是去后悔曾经走过的路,不是去嫉恨商业竞争的残酷,而是要在狭缝中去寻找希望。每次的危机背后都酝酿着变革,当前国内手机研发行业就需要变革,需要技术变革,需要经营盈利模式的变革,需要管理的变革,需要理念的变革。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是行业未来的出路。同时,必须改变现有的单一、非灵活性的盈利模式,注重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和市场策略,拒绝盲目的技术投入和规模扩张。当然要做到前面几点,首先还是理念的更新,时刻走在市场的最前沿。手机研发产业,尤其是中国手机研发公司不是没有机会。在产业的黄金年间,手机设计公司应该专注于核心级研发,而不是在参考他人设计之后,只是做做改变外观和尺寸的工作,而是要集中力量攻其一点,拥有自己的杀手锏。

  对中国手机研发设计厂商来说,如何抓住中国手机产业的独有特点才是未来的生存之道,低价多媒体终端、面向学生或者潮流人群的时尚终端,以及TD-SCDMA终端,在这些领域,中国手机研发设计厂商或许可以借机打一个翻身仗。在3G时代来临的前夕,本就是给了行业一个契机,那么未来的中国手机研发领域,只要不断创新和改变,相信一定可以拨开乌云见晴天。

  原载2007年8月份《手机时代》

  赵琪,《手机时代》主编、广告运营中心总经理。先后出任过大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高阶管理,具有丰富的市场策划、营销From EMKT.com.cn传播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在手机行业拥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对手机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长期致力于手机芯片设计、生产制造、渠道营销、品牌管理、公关传播等领域的实战操作。先后在塑造品牌特征、整合营销传播、公共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新理念。出版专著《反思南方高科被查封真相》。目前为国内多家知名营销管理网站及财经类杂志专栏作家。联系邮箱: joeking@vip.soh.net ;[email] joeking5188@yaho.com.cn。[/i]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新个性时代”手机成厂家竞争利器 (2007-09-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琪)
*手机研发:两亿元的蛋糕怎么切 (2000-09-14, 经济参考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2 0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