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脉安徽服装业 7 上页:第 1 页 五、安徽服装企业普遍缺少职业经理人和高级经营人才: 服装行业是职业经理人比例最低的产业之一。管理层近亲繁殖,平均素质和学历偏低,这与服装家族企业比例大有关。但这显然成为阻碍品牌发展的瓶颈。引进职业经理人并不是排斥家族人员,举贤不避亲,但应该加大选材范围,家族里没有的人才必须外聘!本土企业大多“因人设事”:家族里有这么一个人,就必须给他找点事做做;国际企业是“因事设人”:因为有这个岗位,所以聘用一个职业经理人。这就是区别。还有的企业虽然聘请职业经理人,但纯粹作为摆件。 安徽有几个比较大的服装企业老总和笔者都比较熟,他们普遍反反映服装行业的营销人才太难招聘了。象渠道经理,陈列推广经理、招商经理等职位在大大小小的人才市场招聘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于是只有只有自己培养,自己培养也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也有些人是快速消费品行业这些原本不是服饰行业里“挖”来的经理人,但是总体来说家族内部用人的比例比较高。 六、安徽服装专业市场的作用和地位应该合理评估: 种种迹象表明:安徽服装业试图通过专业服装市场的崛起来引领整个的安徽服装振兴,但是目前服务于安徽服装行业的服装专业市场这样的商业地产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品牌效应弱化,后续延展的能力差,给想通过振兴物流带动服装业振兴的人泼了一盆凉水。 俗话说:入流的品牌进商场,不入流的品牌进市场。到目前安徽自己服装企业拥有自有品牌的就几乎没有进安徽自己的服装市场设立大的专厅展示或者招商的。 安徽服装企业普遍缺乏品牌运作观念和营销战略:不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比如在安徽省的省会合肥的重点商场里面,安徽自己企业生产的品牌柜台想象比较老化,品牌定位不清晰,位置在商场里面都不是很好的位置,货品的陈列和货品的灯光道具都是不显眼的。 安徽的服装业呈现的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服装企业的自身实力小,流通渠道辐射力小,然而市场的容量大,专业市场的建设规模大。目前在安徽服装行业担任重要角色的更多地象是服装商会,而服装商会的主体大多也是流通领域出来的,目前正在转型的经销商,发起会员大多数是江浙一带的经销商或者是商业地产运营商,造成真正的服装生产企业没有太多的参与,靠民间的力量是比较难以产生聚合的效应的。 正如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说,中国服装从制造到创造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战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整体多层提升,第二句话是重点企业突破。其实安徽的服装企业目前面临的是如何立足本土建立品牌,建立自己强势渠道的问题。 七、安徽服装板块文化需要提升整体水平的同时,需要着力推出安徽代表性重点服装品牌,实现有点到面的突破: 服装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一定不能忘了中国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一味地抄袭模仿是产生不了自己的核心的东西的。当我们生产廉价、粗糙的产品时,也在一次次损害中国这个古老的品牌。科特勒国际营销咨询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就说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就是中国化。其实中国的服装设计元素里有很多时尚和经典的元素。比如说中国书法在服装的运用今年的市场上这种设计的衣服就比较流行。 安徽板块文化决定了安徽服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国家的品牌定位和经济地位决定的品牌影响力。为什么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会出现很多的世界品牌就不难理解了。曾经有这样的评论:中国服装会出现世界级的品牌吗?其实品牌背后的较量是文化的较量,一个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中国服装现在远远没有真正在世界中高端,或者在奢侈品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这不是硬件的差距,而是理念的差距。文化和个性,是品牌创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在国内往往容易被忽略。 徽派服装缺少领头羊和企业集群。可以通过安徽服装产业博览会“打响”,徽派服装这个大品牌。本着请进来还要走出去的做法,每年召开一次既是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是对整个徽派服装的一次检阅。合肥服博会虽然开过几次,但是不是有始无终就是把展会办成了批发市场,这一点在曾引起广泛争议,会展确实一条适合的将徽派服装推出去的形式,好做好容易。 这一点应该象江苏国际服装节学习,一个地方的服装展会能够办到第七年,只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只有自己知道。而江苏却做到了。对于江苏这样一个纺织服装业极度发达的地区,存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展会平台,本属自然。然而,能够一年好于一年,一年大过一年,却是功夫所见。在近几届参展博览会的企业参加展会重要的就是为了找客户,这是参展企业一致的愿望,江苏服装节连续几年在专业观众邀请方面加大力度,以保证博览会的含金量,让企业得到实惠。 总之,安徽的服装企业要加大投入,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安徽服装业要走向全国,创造安徽的中国名牌,首先应当以本土的文化、本土的资源作为品牌发展的基石,只有整合好自身的资源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戴晓虎先生:首届中国酒业金爵奖获得者、商道营销From EMKT.com.cn首席顾问、多米国际营销传播机构合伙人。1995年从基层业代做起,11年市场一线营销管理实操经验,历任办事处主任、区域经理、市场部品牌经理、新产品研发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大区总监、营销总经理等职。著有系列文集《跨文化区域营销》、《营销的道与术》、《公关营销》、《服务营销》《系统营销》等,《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新食品》、《新营销》、《江淮晨报》、《酒海观潮》、《糖烟酒周刊》等杂志特约撰稿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与营销中的研究和运用实践工作。 电子邮件: dxh1221@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