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销商警惕“现代骗局” 7 上页:第 1 页 样板市场“真实的谎言” 河南南阳的刘世华经理在2004年秋交会期间看到一个不错的新品。洽谈的时候,该厂家销售经理向刘经理强调他们的产品前景十分良好,很多市场的销售正在升温,有的市场已经很火爆。销售经理热情邀请刘经理到他们的样板市场考察,厂家负担刘经理的往返费用. 考察了厂家的样板市场后,刘经理感觉销售经理说的没错,样板市场的确很火,终端热销场面给刘经理很大的鼓舞,回来不久和就厂家签订了60万的销售合同。 然而,刘经理的市场运作很不顺利。尽管刘经理做了充足的准备,为此专门调配资金,组织了一班人马,仿照样板市场的运作模式来启动市场,厂家销售经理和几个业务员也一直参与市场铺货、策划促销和规划渠道,但是市场却怎么也启动不了。刘经理很上火,为什么样板市场那么火,套用了同样的模式,他的市场始终没有起色。眼看一个旺季过去了,进终端铺货、市场费用也花出去不少,仓库里还有一多半货。刘经理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点评:很多厂家都会有自己的样板市场,经销商如果单纯看厂家的样板市场,很容易被“忽悠”,因为经销商不明白,样板市场是在特殊情况下打造的。样板市场沦为厂家的“秀场”。厂家通过打造样板市场积累市场经验,并用成功的模式增强厂家和渠道成员的信心,扩大影响力。但是现在很多厂家打造样板市场完全是招商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招商一个由头,让潜在的、可能成为客户的经销商们看。样板市场成功运作,可以比销售经理的诱导更有说服力,可促使代理商早下决定,迅速确认合作、打款、进货,大大缩短谈判和交易时间。所以,绝大部分样板市场是厂家的“秀场”。另外,影响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比如厂商之间的配合,厂商之间的资源整合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具有偶然性,所以这也决定了样板市场的局限意义。因此经销商选择厂家,切不可只看样板市场。 新品的诱惑 江苏老王糖酒会上看到一款新品,这个产品主要在网吧销售,包装很时尚,并且口味独特。据厂家介绍,这个产品已经申请了专利,在市场上没有竞品,并且公司承诺在央视上投入广告,首批打款20万者,年底有返利。同时厂家强调,由于是新品卖点独特,所以要厂家和商家共同培育市场。这句话,着实打动了老王,想想厂家愿意和自己一起做市场,还有什么担忧的啊!并且,通过了解,这个厂家也有生产基地,于是老王就打了20万的款。操作了一个月之后,老王一直就盼着厂家央视广告下来,能起点作用,但过了两个月广告迟迟没看到。老王有些心慌,就和厂家联系,这时告诉老王,他们做这个产品,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被市场接受,只是尝试一下,如果经销商打款多,就好好做做。但是最后算算,经销商的款和糖酒会广告费基本持平,所以就没有后续资金做广告了,经销商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想想厂家的难处,老王想反正产品也在手里,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推,于是就做了各种活动来启动市场,可是一直没有效果,老王认为是自己的推广方式有问题。 点评:现在经销商朋友们被“骗”得越来越精明,靠那种携款潜逃的骗术,越来越没有技术含量了,因此一些没有诚信的厂家,迎合经销商需要支持、需要有卖点的产品等心理,空口承诺,最后使经销商造成损失。也许厂家的初衷也是想把市场做好,但由于种种变故,承诺的东西无法兑现。站在厂家的角度,这也许算是一种手段,算不上“骗”,但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这就是个“骗局”,因为承诺没兑现,自己遭受了损失。对于貌似有卖点的新品,经销商要谨慎,多方考察,比如在糖酒会期间可以问一下厂家业务员,是什么时候进入公司的,如果进入市场短,说明厂家招商是仓促上阵,没有周密的规划;另外看好了新品,也要小批量打款,先进行试销,然后在根据情况,逐步引进。 挂羊头卖狗肉 山东青岛的章延庆是做副食品的一个经销商,在连续几年的糖酒会上,都会看到河南的一个饮料品牌在大肆炒作。产品品质不错,厂家运作也很规范,产品广告的投放也很到位,不少经销商对这个产品都很看好。为进一步了解这个厂家,他还专程到厂家的基地去考察,发现这个厂家的生产基地也很大、很规范,两年前刚刚被一个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所收购,目前派驻了职业经理人来运作这个品牌。 章经理对这个产品非常满意,觉得很有前景,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目前这个厂家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合作对象。王经理觉得机不可失,要抢先占下这样一个好品牌。一个月后,章经理和厂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打款80万,这在章经理的经销商生涯中这样的大手笔还是第一次。 厂家的销售经理和业务人员也很快到位了。但是,让章经理感到奇怪的是,总觉得这个厂家在运作当中,哪里出了问题。厂家的各个运作环节似乎都慢了半拍,厂家对经销商的计划和建议很不热心,对经销商的要求也大多置之不理。产品多数堆积在经销商的仓库里,没有促销力度,没有渠道规划和分销计划,任凭经销商怎么努力,厂家都无动于衷。 章经理终于坐不住了,他一次次造访厂家高层,希望可以通过深度沟通找到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却让他常常失望。要么是找不到人,要么就空许诺。在一次次碰壁之后,终于一个业务员看不下去了,告诉章经理,这个厂家的高层根本没有做市场的打算,他们之所以花这么大的力度招商、打广告,做宣传,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把一个不知名的厂家包装成一个知名的厂家,然后转手卖掉。章经理碰到了一个更加高明的“巨骗”。 点评:对于厂家的变故,经销商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因为厂商信息不对称,经销商无法真正了解厂家的内幕,厂家到底是不是赚钱,高层会不会变动?因此,经销商除了要埋头做市场外,还要多关注厂家的内部变革,多和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厂家内部人员多沟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进步,商业合作中的骗局也在进步,骗术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明,让你难以看破,防不胜防。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受骗,除了提高警惕性,对合作方知己知彼外,经销商还必须用各种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武装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识破敌人的“三十六变”。比如,如果具备相应的营销From EMKT.com.cn知识,就不会被企业的样板市场迷惑;在渠道的管理上就不会过分依赖企业派驻的销售经理,也就不会被人“移花接木”;如果熟悉超级卖场的经营流程,就不会被超市的“套儿”套住,诸如此类。总之,骗术在进步,要想不被骗,你就要掌握主动,要掌握主动,就必须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强身健体,否则就要被动挨骗。骗子们尚且在学习,经销商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原载:《糖烟酒周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833394690,电子邮件: liuhuimin11@to.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