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罗成:坚持经典的力量 7 上页:第 2 页 培罗成家族换代之路的经典猜想 1992年、1993年陆信国陆宏国兄弟分别从日本归国进入母亲史利英创办的培罗成公司。 9年后的2001年,从一线开始做起的兄弟俩子承母业,哥哥陆信国出任培罗成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弟弟陆宏国出任培罗成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6年,培罗成集团销售超过16亿元,成为横跨服装、印刷、电子、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多个产业的大型现代化集团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服装企业双百强称号。 据了解,培罗成集团在宁波市区拥有多处大型物业及商业房产,在宁波市商业中心天一广场商圈有一座1万余平方米的商业大厦――培罗成大楼,集团下辖宁波保税区培罗成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培罗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卓洋印务有限公司、宁波培罗成服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宁波金利成制衣有限公司、宁波卓洋航空票务有限公司,宁波培罗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是鄞州银行(国内第一家农村信用社转为股份制银行)的大股东之一,宁波卓洋印务有限公司总投资8500万元,专业从事各种数码彩色及各类票据印刷,已成功与各家保险公司、银行、海关、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培罗成多产业发展战略,这是培罗成倾注企业二度创业的重大举措。 陆信国对培罗成今后的发展作了整体、长远的战略规划:立足中国市场,面向国际,努力创立国际品牌。目前,国际贸易的海外市场已经占到培罗成集团业务的三分之一。 子承母业,兄长任董事长、弟弟任总经理,龙兄虎弟无间合作十多年,这种家族传承是为经典。然而我们发现,培罗成集团多元化发展被其视作二度创业的重大举措,其众多子公司除主业保留培罗成品牌外,其它多数命名为“卓洋”,且规模宏大。我们在此猜想,家族二代企业家成长后,这是否是给同样能力出众的兄弟俩的制度性安排? 在过去,史利英给陆信国兄弟俩安排了完美的接班道路,使兄弟二人合力将培罗成打造成经典。而对于未来,也许这个猜想的答案,只有已经退居二线的史利英女士能够知晓。 调查评论--培罗成启示:全球化语境下经典有几重意义 西学东渐的两百多年来,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们改造着古老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功的让华夏民族精神不断改头换面;而包括宁波帮在内的商帮,这些从事微观经济的小民们,却更直观的改变着社会,比如穿着打扮、焦点话题、出行方式以及居室装修,这些生活的犄角旮旯。然而,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改变着的我们流连过往时疑惑重重:经典在哪?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像美国人一样生活吗? 古中国习惯把商业势力排除社会上层建筑之外,将商人贬为不入流的贱民。充满戏剧意味的是,当代中国却正将全部的社会责任寄予给尚未成熟的商人集体。在政府与群众屡给包括外资在内的所有资本大唱赞歌的同时,每有不符群众意愿伤害大众感情的局面发生,社会舆论的峰头也直指企业家群体。比如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和质量安全问题。 先进和贪婪交集,贡献与掠夺互错。这几乎是当代中国的经典画面,也特别形成了对当代中国商人的脸谱式描绘。正如大多数政府高官给大众的辩解一样,这大多数的困惑与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即使在非洲和欧美也同样存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面对的问题同样经典,我们每一个试错的智慧和愚蠢同样经典。甚至,在急剧变化的全球化时代,如何经典以及要不要经典,都成为每一个组织面临的典型或非典型性问题。 培罗成创建初期所遇的经典难题:小作坊与工业化。史利英带着同村的19个姐妹在4间砖瓦房里用剪刀和脚踏式缝纫忙碌时,雅戈尔和杉杉等企业已经鸟枪换炮,用上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让史利英她们只能有一顿没一顿的接些零碎活去贴补家用。如果没有宁波帮敢想敢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史利英永远不可能从这个农村的小作坊里孕育出培罗成。三顾茅庐也好、甘做保姆也好,史利英最终将红帮裁缝大师陆成法从上海请回了老家。 即使是现在看来,小作坊能聘请到大师级人物仍是一个传奇。这是新宁波帮早期成长的一个经典动作:梦想宏伟立志创牌,不惜一切的争行业智囊。那段时间里,在北京上海各大科研单位教授们身边最卖力讨好的,不是国企领导也不是学子们,而是“只有十来个人、三两间厂房”的宁波帮为代表的商人们。这种经典动作,至今仍在不断上演。相信对眼下创业的有志者仍具经典启示。 培罗成发展初期又遇难题:同业巨头近在眼前,类我者云集,遭遇的竞争方式都是饱和式攻击。对抗还是顺从?这是每时每刻的生存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宁波鄞县那块十平方公里的地方,云集了包括雅戈尔、杉杉、培罗成、罗蒙、太平鸟等十几家闻名全国的西服厂商以及近2000家纺织服装企业,竞争空前激烈。以至杉杉这个巨头为寻找更大空间都搬至上海。如何与巨头们共生共荣,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每个产业集群里的企业都面临着这个经典难题。 “谁说商务不休闲”,套用现在太子龙的一句广告,当时的培罗成独辟蹊径,来了个“谁说西服无职装”,硬是在空前饱和的西服市场上开辟出职业装这个广阔天地。以当下财经语话,“从红海走到了蓝海”。培罗成总结自己具备红帮裁缝技巧的优势,提出一针一线的真情服务,用做高档西服的设备,为企业的员工手工定制职业装,挖掘到职业装这个细分市场的金矿,成为打造中国商务形象者。在成熟的产业集群中,发现并建立独特的优势,在细分市场中成为领导者,这是培罗成提供的经典答案。 家族企业换代的经典难题:子孙不肖与不和之忧。据专家统计,时值家族企业换代高峰,如何交接班成为企业界的热点问题。比如方太近期举办的民企二代培训广受追捧。除少数洒脱和幸运的民营企业家,寻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接班而不考虑外,大多数都在困惑如何避免子孙不肖或不和。培罗成的创始人史利英在1989年先后送两个儿子赴日本留学,1992、1993年在陆信国、陆宏国兄弟俩回国时用激将法将其留在自己企业里,但并不赋予大权,直接送到一线当普通员工,如陆信国就被用为销售员,独自开拓杭州市场。 9年后的2001年,史利英才退居二线,陆信国任集团董事长、陆宏国任总经理。学识经验的累积与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兄弟俩具备接班能力;共同的留学经历和创业经历,使兄弟俩合作默契。2007年,培罗成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位于中西部的九江制造基地顺利落成,旗下的“卓洋”系印刷、电子、投资和国际贸易公司迅速成长。培罗成家族的产业做得比以前更大,足够兄弟俩打理的。这些前瞻性的安排,足以成为换代的经典案例。 民企社会角色的经典难题:生产利润还是生产幸福?这实际上是另一个当下的社会热点,即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尽管经济学家张维迎呼吁,眼下不是民企奢谈企业责任的时候,社会也不应该把责任一古脑的推给企业,因为在经典的社会经济制度里,企业的最大使命就是利润,唯有利润才是衡量企业的唯一标准。也许张维迎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和代言是正确的,因为这个社会确实需要如张所期望的那样,得改变环境与制度规范市场,使利润能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指标。 然而史利英母子却正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小社会:为职工建造了100多套住宅;办起了职工幼儿园;企业逢五逢十的周年庆给几百号老员工丰厚奖励;职工事无巨细只有求助史利英均像个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一样给予解决。据闻史利英的口号是:“员工有困难,就是企业立功的时候”,并且经常劝谕:“办企业的人,要牢记是员工创造了这个企业”。这种现象在宁波帮的企业里并非个别,培罗成是特别典型的一个。我们有点恍惚,企业大包大揽的时代又来临了?当然,主角由国企变成了民企。而员工们也比过去国企的员工更自主自由。面对这个经典的轮回,我们很兴奋,但除了祝福和礼拜,暂时没有其它的观点。 培罗成并不甘于企业内的和谐,热心于社会事务也是其给世人的经典映象。贵州教育缺乏资金,上百万捐助;98大洪水,上百万捐助;本地有贫困学子,资助上百位;与形象代言人――孙中山的饰演者赵文暄两次携手向宋庆龄基金会捐助数百万,资助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事业;文学家冯骥才奔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捐助150万元发起“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热心公益是宁波帮的经典。传承红帮文明、坚持经典的培罗成,其公益行为则积极关注着这样的重点:为保护传统和保护未来努力。 公益这种经典行为也是有回报的。和中山装、孙中山的关联,让培罗成服装广受各界认可,甚至有网友在论坛上说,为了偶像赵文暄和培罗成热心公益,也要去买一套培罗成的西服。所以,培罗成还获得了2005年度青年最喜爱的服装品牌。而培罗成集团办公室主任则对媒体表示,从当年大洪水家乡来培罗成的员工,工作最用心,对培罗成特别的忠诚。 急剧变化的今天,很多物种、文明、产业都面临断代的巨大威胁。有些问题还经典得似乎无解。而经典是否坚持、如何坚持、有无必要坚持,仍需要我们继续探寻经典答案。我们认为,唯有众多像宁波帮的培罗成一样,无论规模大小,都努力尝试探索独特道路,去面对一系列经典难题,作出典型或非典型性的努力,在更大的领域发挥自身影响力,才是整个社会的希望。 冯洪江,新闻营销From EMKT.com.cn专家、财经作家、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营销策划、新闻公关传播和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现任30余家国内主流财经类平媒及专业营销管理网站的特聘专家、特约撰稿人及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品牌顾问。 zhejiangnews@12.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