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厂商关系的实质与发展

厂商关系的实质与发展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11-26, 作者: 贺康康, 访问人数: 2819


7 上页:第 1 页

  三、但是不管双方存在什么矛盾,厂商的“联婚”就成为了“夫妻”,彼此之间有说不清的纠缠和扯不断的关系,将理性的运作变成了感觉的心理过程,婚姻是对不负责任的感情选择的制约:男女双方都必须对感情的生理结果----孩子负责。孩子的抚养超越了男女感情愉悦的界限成为一项社会责任,因此夫妻关系的平衡点往往在孩子,而不是情感本身。但是厂商之间没有类似与夫妻关系平衡点(孩子)的东西,厂商之间的关系是商业利益的连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实现利益的双赢才是维持关系唯一途径,经销商把所有的矛盾源头甩给厂家,让自己成为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厂商矛盾的症结是违反了这一基本规则。

  在现实中,双方以未来的利益为借口要求对方忍受亏损的现状而自己却处于赢利状态,这时的夫妻关系论成为一种催眠曲,是麻痹另一方正常的商业常识,实际上违反了商业的规则----获取利润。在厂商关系之中,应采用夫妻之间忠诚的义务与承诺,禁止或限制对方用正常商业手段获取利润的作法都是一种强制,是违反人际及商业交往基本准则----互相尊重的规则。

  四、厂商关系的未来: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均衡经济,它最鲜明的特征是创造和谐,协同发展,双方的各种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双方主动构建新型厂商关系,立足于双方的资源,才能把利益最大化。厂商双方具备不同的价值资源,深度的合作才是未来厂商关系的发展方向。因为只有深度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但是双方本质矛盾的会导致在未来厂商的合作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1、物流商: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大公司在静然领先走到了前沿,在市场进一步扁平时经销商的实质也在发生着变化,经常听到娃哈哈、康师傅的经销商说:“我们是高级的搬运工”,原因是在市场大部分客户资源和市场的运作已经掌控在厂家手中,不管是谁做经销商对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经销商只要把产品送到厂家业务员订单的地方就可以,每件只有0.5-1元的利润,实质只是一个运输产生的费用,在经销的实质来说没有了意思。但是,这种模式会在未来的的厂商合作中成为一种模式被各厂家纷纷效仿和用运。

  2、管理商:

  对中小企业来说他们自身实力不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人员的配备、资金都无法和大企业相比,更没有创新的手段来运作市场,让经销商变成自己的物流商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加上经销商在当地的实力和多年的人际关系让厂家无法完成变革,但是在合作中由于矛盾让彼此疲惫,那么可以把经销变成企业在市场的管理商,因为经销商在当地市场一直承担着协销、助销和辅销的公司办事处管理职能,而且经销商是离消费者,离终端市场最近的人,相对对市场的变化有更直接的了解。他们在当地有好多优势是厂家无法比拟的,让他们做管理商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不再赚产品差价,而是收取一部分配送和管理费用。

  3、厂商合作建立销售公司:

  目前许多企业在市场的操作说是在厂商合作,但是主要是以经销商为主导,市场的操作和投入主要是靠经销商,虽说在慢慢的从经销商向上游生产厂家的转变可是在短时无法实现,部分企业和经销商一起成立销售公司,双方各负其职。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现金投入持股,费用投入和后期利润分配按比例计算,这样厂商相互捆绑,由原来的单打独斗融为一体,合作比较完美;也可以把经销变成企业自己的销售部的一个职能部门等。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有生命周期,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厂商的关系也是不断地变化。当企业在推出新品时,会制定优厚的返利政策、铺底以及促销的力度非常大;但是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利润就会降低,这时,厂商的销售政策会改变,促销支持以及返利情况都会减少。此时,作为“与时俱进”的经销商,就要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味地和从前比较。

  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是未来新型厂商关系最为突出的市场特点,也是构建新型厂商关系所应秉承的重要原则,在无利不早起的商品经济时代,厂商只有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并一脉相承,才能实现彼此的“加压驱动”,从而激发更大的合作潜能,并以此为纲,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双赢的新型厂商关系才能更加牢固和持久。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5899191550,电子邮件: hekang-1982@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8篇)
*厂商关系的本质 (2009-10-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福来顾问、娄向鹏)
*新形势下的厂商关系构建 (2009-07-24, 《糖烟酒周刊》,作者:刘会民)
*再谈厂商关系变革之路 (2008-10-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遵循商业规律才能建立和谐的厂商关系 (2008-03-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德惠)
*18年厂商关系演变:到底谁养活谁? (2008-02-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会民)
*解析新型厂商关系变革的渠道本质 (2007-10-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渠道变革牵引推进厂商关系 (2006-01-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尚阳)
*万川映月--厂商关系新理念 (2005-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贤龙)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7 0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