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中国日化行业十大营销事件 7 上页:第 2 页 八、日化渠道下沉加速,中外日化企业采取多样化渠道模式争夺二线一下市场。 下沉、下沉、再下沉……,随着大城市市场的逐步饱和,到二三线城市去、到市县乡镇去,成为跨国巨头、本土企业的集体共识和行动。 没有渠道,只有死路一条。没有终端,再好的产品也只能烂在库房里。渠道为王,这一营销法则,在日化行业有着更为现实与紧迫的意义。一时间,日化行业创造性地摸索出许多全新的渠道模式,上演了一场渠道圈地的加速度。 资生堂通过签约专卖店,输出品牌文化,进军二三线城市。近年来,化妆品专卖店已经成为终端渠道重要的生力军。尤其在二三线城市,因为专卖店经营更加灵活,已有与传统百货渠道分庭抗礼之势。跨国巨头也放下身架,与专卖店开展合作,这其中,资生堂的签约专卖店发展最为迅猛。 资生堂化妆品签约专卖店,是由资生堂公司选择既有的化妆品专营店进行合作,在店内设立资生堂专柜以销售产品。也就是说,专卖店可以同时经营资生堂和其他品牌的产品。但资生堂要求签约店认同资生堂的管理销售理念,严禁扰乱市场的各种行为。同时,资生堂也为签约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包括推出UVWHITE、怡丽丝尔、臻白无瑕等品牌在专卖店专营。 资生堂专卖店在日本本土已积累了80余年的成功经验。中国资生堂专卖店计划自2004年正式启动,到2006年底,已发展1700家签约专卖店。2008年,资生堂计划将该数字刷新到5000家。2006年资生堂专卖店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其总销售额的1/4左右,资生堂的的目标是百货专柜、专卖店双渠道各占50%的销售额。 资生堂签约店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是与资生堂强大的品牌营销力分不开的。而对于本土品牌来说,要掌控渠道就没这么容易了。于是就有了自建渠道、自营终端。 早在2004年,广州娇兰就开始自建“娇兰佳人”连锁专卖店,目前,i娇兰佳人已经在全国发展了百余家专卖店,年销售数亿元。尝到甜头的广州娇兰,在2006年8月,正式推出“走进万店大联盟”计划,在原有自建化妆品专卖店渠道的基础上,将公司旗下九十多个代理商和数以万计的零售终端进行整合,依托“娇兰体系”实施新的加盟计划。 娇兰佳人开展“万店大联盟”计划,引发日化企业自建渠道热潮。众多本土品牌纷纷自建渠道,大力开拓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渠道。但截止目前,运作相对成功者仍只有娇兰佳人等少数几家。看来,并非所有本土日化企业,都能够既做“产品生产商”,又能够当好“终端销售商”,这种营销模式是否适合自身,企业还要仔细掂量。 在市县乡村、宝洁系下洗发水与本土洗发水对终端的争夺已经上升到了“惨烈”的程度。本土洗发水采取人海战术、通过给终端店主超值服务和高额利润,在宝洁牙缝之中分得一杯羹。宝洁则有策略地下调海飞丝、飘柔等主力品牌的价格,实施进一步的渠道下沉。2007年4月,宝洁还与中国商务部就构建农村现代物流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达成合作谅解备忘录,表明宝洁正在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步伐。 看来,关于渠道的争夺战,将会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惨烈战争。 九、如新公司中国市场换帅,市场疲软与发展乏力困扰中国直销行业 2007年5月23日,全球五大直销公司之一——如新公司对外宣布,其原东南亚区域总裁范家辉调任大中华区域总裁,负责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市场业务,并暂时代理如新中国区总裁职务。 此项任命距如新中国正式取得中国直销业务牌照仅仅数月,何以会在中国市场直销起步阶段临阵换帅,如新的说法是要调整中国市场战略。事实上,日晖、月朗等其他直销企业也有类似的人事和战略调整。直销企业频繁换帅,折射出直销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困局。 2007年的中国直销行业,可以用市场疲软与发展乏力两个字来形容。经历了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审批年,2007年,本来应是取得牌照的直销企业发力狂奔的一年,而现实是,直销企业大多陷入震荡调整之中。除安利、玫琳凯等实现业绩上扬(安利2007年在华销售额为130亿左右)外,其他大多处于平稳维持的状态。 现在拿牌企业普遍在政策上受阻,企业转型还没有建立起与政策的衔接。近期,商务部频繁发文,期望规范中国直销市场。拿牌企业认为政策如何落地还不明朗,做市场都相当谨慎,大多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现在拿牌的外资企业部分已经启动市场,有的还在进行网点报批,而国内企业有的还没有动静。这也加剧了2007年整个直销行业业绩的暂时停滞不前。 业界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通过指引以规章的形式细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如直销企业登记、服务网点设立、直销员招募培训等,对直销市场建立行业自身监管机制,才能更加规范地引导直销行业健康发展。 经过新法调整的阵痛与夺牌大战的考验,直销企业普遍认识到,通过打擦边球在中国“呼风唤雨”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仅凭许可证也已经难以开拓直销市场了。未来直销业面对行业的调整必须做好将使直销从另类逐步向主流靠拢的准备,企业的发展最终还要依赖企业的实力、适应力和创新力。 对于直销市场的发展趋势,业界普遍还是持乐观态度。毕竟,行业监管的加强,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取得牌照的正规直销企业,大量灰色运营的企业被“规范出局”,其市场空白将会被正规直销企业所占据。而且随着直销的被认同感不断加强,人们将会改变将直销“妖魔化”的态度,直销的潜在市场也会不断扩大。 十、上海伽蓝以多品牌战略横跨日化、专业两条线,专业线企业竞相涉足日化 2007年,上海迦蓝继续大手笔推广旗下自然堂和美素,两者稳步实现向全国性大众知名品牌的战略跨越。因此,有媒体将上海伽蓝集团旗下的自然堂和美素,誉为2007年本土美容化妆品企业最具成长性的品牌。 但上海伽蓝集团最为人称道的是,它通过战略性的创新成为国内第一家用多个品牌横跨以往很难兼容、更难通吃的日化、专业两条线的企业。伽蓝从一家美容院起步,9年间在全国拥有各类加盟连锁店12000多家。当在专业线叱咤风云之际,伽蓝却前瞻性地放眼日化线,早在2001年就推出自然堂,构筑进驻日化线的桥头堡,以突破企业在专业线打圈的局限。而美素的诞生则为日化、专业线的互融做出探索,改变了两条线互不相干的局面。 伽蓝集团在运作旗下专业线和日化线品牌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营销策略。伽蓝旗下专线线品牌很少打大众媒体广告。而自然堂,从一开始就依托大量时尚杂志和女性媒体进行高频率投放,2006年起,更是巨资实施整合营销传播,邀请陈好、温碧霞等明星担任代言人,通过品牌传播面向公众树立自然堂“自然国度、美丽殿堂”的品牌形象。无独有偶,澳大生物的“白大夫”,也是采取在央视和卫视密集轰炸的品牌策略,在专业线和日化线同时两线作战,创造出了数亿的销售额。 近年来,国内专业线市场遭遇信任危机,环境日益恶化,专业线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亟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上海伽蓝等企业在日化线的不俗表现,使众多专业线企业看到了日化线的巨大商机,于是纷纷涉足日化产品和日化渠道。如植丽素集团推出金公主和金皇后两个日化线品牌,赛莱拉公司推出日化品牌白护士等。 伽蓝等企业“双线”运作的成功,折射出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通路结构融合和消费板块平衡发展的趋势。 但这不能预示专业线企业进军日化从此就一帆风顺了。 首先,专业线企业中,能够有伽蓝的实力大打广告者少之又少,专业线企业要想在日化领域站稳脚跟,还得靠自己的精耕细作。其次,日化线渠道的多样性和管理的精细化,专业线企业要适应也非易事。从过去面对美容院单一渠道,到面对日化的多渠道,专业线企业对每个渠道的特点都要准确把握。最关键的是,做惯美容院的专业线企业,是否能够迅速转变观念,摒弃专业线短期炒作的固有观念,拥有日化线赚长钱、赚久钱的操作思维和心态呢! 当然,不论是做专业线,还是走日化线,诚信做市场都是最基本的准则。否则,抱着在专业线骗不下去,就去日化线赚一把的思想,注定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载2008年2月刊《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郭俊,在企业实操与品牌营销策划中,致力于品牌策略、整合传播、市场研究等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欢迎与业内同行探讨营销观点与看法。联系邮箱:guojun361@soh.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