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电视:移动中的硬伤 7 上页:第 1 页 硬伤二:节目需要多样 通过调查,认为移动电视节目内容单一,无可选择性的占到了43%。面对信息泛滥的现实,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自主性越来越强,强制性消费,只能适得其反。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公交车的一般都是上班一族,每天乘坐时间相对固定。而移动电视每天同一时段播出的节目都是一样,并且重播性多,今天上班看的节目,明天上班看的还是同一个节目的同一个内容,让人生厌。“被动消费,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有时在车上无事可做。”一位乘客如果说。 比如说移动电视上面的广告,可能是运营商的广告代理没有做好,也可能是移动电视广告不被众多商家看好而不愿意投入,造成现在的移动电视广告太少,每次看到的都是那几个同样的广告,更有甚者,有一个广告会在连续的时间段连续播放,对于乘客来说,那叫一个烦。 笔者曾观察到好几次,某国际餐饮连锁巨头的同一个宣传广告反复播出,电视屏幕周边的几位乘客因难以忍受而放声大骂,倒也引来一片赞同之声。 当然,有些节目还是很适合乘客的,比如在早晚高峰时段播出的关于道路交通拥堵的节目,当车辆拥堵不堪时,能及时知道车外的道路状况,为乘客的知情权创造了条件,就会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 硬伤三:接受面积狭窄 公交车上安装的车载显示屏,一般居于司机后方和车的中间部位,并且不能过大而占据了乘客的有效空间。因此,以司机后方的画面为例,当车辆在运行时,能够便利的看清画面上的图像与节目播出声音的,只是在显示屏正对方的3--5位乘客,与画面处于斜面时,画面上的图像色彩就会失真,看起来很怪异。北京三环上的300公交车,在人流高峰时,一辆车可以运行上百位乘客,而车内安装的两部移动电视,随着人流的拥挤与嘈杂,此时的有效受众加起来也不超过10位,并且还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在看。占整个车内人流的十分之一不到,其效果就大打折扣。 在特八的上层空间,位于车前部正中位置的称动画面,所对应的是双排座的乘客,理论上分析可以收看的人更多。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的统计是,因特八上层空间局促,当移动电视播出时,仅是最前面的两排乘客(即8人)能有效收看,因为移动显示屏的高度与最前排乘客的高度一致,导致画面被乘客的脑袋所遮挡。此时,第三排起的乘客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了。 运营商的算法也许是,北京市场总计有多少辆公交车运行,每辆车的日平均输送量是多少,二者的乘积,即为移动电视的节目覆盖面。其实覆盖面与有效覆盖面是两码事。每一位乘客每天乘坐公交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整天呆在车里;每一辆公交车上又有多少人在有效收看移动节目,其有效数据的统计,估计也需要科学精确的计算方法才能得出。 所以,移动电视现在还存在一些没能克服的困难,如上所述的三大致命硬伤——技术上没有达到移动电视移动看的要求;节目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受众分流严重;收看存在难度,挤上公车唯有在画面正前方很近的距离,等等。 作为一种新兴传媒,一种新的广告传播手段,其存在与发展的路途还很漫长,在自身的短板没能有效克服与解决之前,要想取得跨跃式发展会有很大的难度。作为移动电视运营商,开辟这一市场“蓝海”是为了利润,而利润的来源很大一块来自于广告收入,广告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广告投放效果的大小,此时,移动电视自身的短板就横亘在了广告投放效果之前。解决这些短板,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出于对移动电视的观察与思考,因数据有限,观点可能存在偏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lgf1998@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