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连锁:内生增长模式对战资本并购(M&A)模式的长效观察 7 上页:第 1 页 四、中美日主要3C家电连锁费率对比 项目 费率 Suning 9.31% Gome 10.94% YAMADA 17.79% EIDON 22.03% BIC 22.37% KS 17.09% KOJIMA 18.76% BEST 21.97% JOSHIN 16.75% Best Buy 20.00% Circuit City 25.14% 由此表可以看出苏宁电器成为同行业名符其实的双冠王(费率最低净利率第一),虽然中美日费用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管理费用支出方面,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劳动力相对低陈本以及非自营员工(厂方人员)转移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负担(日本情况类似,而美国厂方人员占比则较低)。但是从中国两强的对比来看,足以证明苏宁电器强大的财务管理能力将进一步支撑其稳健发展,而这正是连锁竞争马拉松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Yamada、Best Buy均经历过这一阶段,才能分别超越Kojima(小岛电器)、Circuit City(电路城),成为行业真正的王者。 五、中美日主要3C家电连锁营业外收益对比 项目 07财年 08财年 变动率 金 额 比率 金 额 比率 Suning 10.98 5.94% 23.07 8.23% 110.05% Gome 9.01 5.07% 22.64 5.97% 151.28% YAMADA 7.71 1.12% 7.76 0.93% 0.64% EIDON 6.33 1.77% 6.82 1.65% 7.75% BIC 2.15 0.83% 2.46 0.82% 14.40% KS 4.06 1.96% 5.16 1.90% 26.98% KOJIMA 5.41 2.22% 5.55 2.27% 2.53% BEST 0.86 0.53% 0.98 0.50% 13.04% JOSHIN 0.14 0.09% 0.19 0.12% 31.70% Best Buy 6.76 0.40% 7.28 0.32% 7.69% Circuit City 0.06 0.013% 0.08 0.013% 26.23% (备注:由于财务报表制度的不同,存在以下区别:苏宁电器、国美电器营业外收入由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构成;日本主要3C家电连锁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要由仕入割引、贩促协力(赞)金(返利)和其他收入组成;美国两家3C家电连锁则基本为营业外收入指标组成) 分析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中国家电连锁行业成熟度与国际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苏宁电器营业外收益能力显然更胜国美一筹。苏宁电器显然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上游制造商的更多支持。分析这一支持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一方面苏宁电器在与上游制造业的合作过程中,支付方式、结算周期、销售支持等交易条件更弹性,更能够满足上游制造业时段和承受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类似日本的“反Yamada情感”在中国则表现为“反Gome情感”起到的作用;以及苏宁电器所坚持的苏商水文化中的“和”文化张力,进一步俘虏了供应商的“芳心”吧。而国美电器更多透着燕赵文化特点,以至陈晓总裁近期发出要“避免规模第一带来的自满情绪”的言论,从侧面进一步表明其对原有供应商合作模式及态度的反思。 2、 日本3C家电连锁行业营业外收益与销售规模并不呈正比关系。其中Edion Group、 Ks、Kojima营业外收入绝对额与Yamada差距并不大,Ks营业外收入增长率达到26.98%,Joshin增长幅度更是高达31.17%。而BIC营业外收入绝对额和比率虽然都较低,但变动率表明其相对增长幅度达到Yamada的两倍。以上进一步表明在连锁竞争博弈的背后供应商参与其中,毕竟一枝独大对于上游制造业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3、 美国两巨头营业外收入及比率对比则表明美国3C家电连锁业发展成熟度高于中国和日本,营业外收入真正起到调节供应链关系的作用;而不是制约供应链双方良性合作的因素。同时,Circuit City与Best Buy美国国内门店数量差距不大,但营业外收益及比率极为悬殊,说明厂商博弈及连锁行业竞争最终取决于门店效益而不是门店数量的对比。 4、 最后,3C家电连锁业的“渠道霸权”关键在于个别家电连锁企业霸主情绪,而实际上则是上游制造业博弈在连锁渠道的延伸表现。当然衍生出场地费、返利、广告费等各项分摊费用的问题,目前来看中国家电连锁业营业外收益水平远高于美日同行,但长远来看,回归到合理水平也并非不可能。所以,3C家电连锁业营业外收益既有上游制造业博弈延续的合理成分,又有国际惯例的参照依据,同时也有获取手段的强制性和自愿性区分。随着《零售商与供应商交易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回归的过程将被有效缩短。因此,为渠道霸权辩护既无必要也很苍白,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诡辩必将揭穿。 六、中美日主要3C家电连锁人均收入对比 项目 销售额 员工人数 人均销售产出 Suning 280.43 97000 28.91 Gome 303.19 200000 15.16 YAMADA 830.43 7072 1174.26 EIDON 412.39 15512 265.85 BIC 344.90 5023 686.64 KS 271.99 6310 431.05 KOJIMA 244.02 4868 501.26 BEST 193.27 5510 350.76 JOSHIN 162.68 2184 744.87 Best Buy 1976.75 140000 141.20 Circuit City 601.32 40000 150.33 由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员工人数均含非上市部分,而销售额则不包括在上市财务报表中,且中国家电连锁业厂方派驻人员的比例远远高于其自营员工比例,因此人均产出指标不具备可比性。 目前日本同行的人均产出指标原高于美国,相信也绝对高于中国,从这一意义上讲,日本家电连锁同行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借鉴。无劝购销售模式起源于美国,而发扬于日本,日本家电连锁的样本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七、中美日主要3C家电连锁单店产出对比 项目 销售额 店面数 单店平均产出 Suning 280.43 453 6190.51 Gome 303.19 587 5165.08 YAMADA 830.43 1028 8078.15 EIDON 412.39 1057 3901.50 BIC 344.90 26 132653.46 KS 271.99 355 7661.81 KOJIMA 244.02 48 50836.54 BEST 193.27 611 3163.17 JOSHIN 162.68 57 28540.11 Best Buy 1976.75 1296 15252.71 Circuit City 601.32 789 7621.35 相对而言苏宁电器(020024)单店产出指标远远优于国美电器(0493HK),可见门店数量并不是决定连锁竞争成败的关键,反而极有可能成为致败关键。因为缺乏商圈定位、科学选址的连锁店,注定面临销售业绩下降,坪效低下的窘境。M&A最大的问题是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连锁店区位重合以及恶性竞争惯性,国美电器销售规模增长速率低于门店数量增长速率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在于此。相信,并购带来的最大可能是开店潮-并店潮-关店潮的演进。 八、 中美家电连锁可比店面增长对比 项目 可比店面增长 Suning 14.90% Gome 0.76% Best Buy 12.30% Circuit City -11.40% 苏宁电器可比门店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对照其销售规模、毛利率、净利率增长,门店质量成为苏宁电器未来发展的成长基因。可比门店增长率的提升取决于两大因素:门店经营能力提升及门店竞争能力的提升;而国美电器可比门店增长率仅为0.76%,相对家电连锁业行业平均增长率而言则呈现相对负增长的态势。其门店自竞争的负效应不仅带来自身增长的乏力,反而为苏宁电器可比门店增长提供了机会。苏宁电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成都、福建等国美电器并购或投入重点地区可比门店增长率均超过30%,虎口夺食的主要因素并非单纯的国美门店经营能力下降,而主要得益于前文所述的并购门店的负效应规律。 美国两大巨头可比门店增长对比鲜明,更进一步表明并购门店负效应的周期之长,足以令收购者恐惧,而且这一周期尚没有参照年限。国美电器在2~3年内实现良性自竞争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