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一个事先张扬的阴谋

一个事先张扬的阴谋


《新营销》, 2008-05-29, 作者: 杰夫, 访问人数: 3487


7 上页:第 1 页

  客观地讲,作为“只是记录了这段故事”的《出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叙事的中立和公正。尽管作者宣称:“本书并非旨在还原达能与宗庆后的世纪商战,尽管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宗庆后才是唯一的主角。”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出轨》又将是一种自“达娃事件”发生以来盲目高举“民族主义”旗帜的声援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出轨》对宗庆后“发家史”的描述只是点到为止的,着墨并不多,而且所提及的内容都是以“达娃事件”为主要脉络而铺陈开的。即使在评论娃哈哈与达能、宗庆后与范易谋等一系列“交战”,作者所持的立场也是尽量做到了不偏不倚,这包括对宗庆后动辄就用政府关系、或大肆渲染民族情绪等行为的批评和反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阅读《出轨》时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1990年,当宗庆后顺利研制出针对儿童的营养口服液,并最终决定命名为“娃哈哈”的时候,他对“娃哈哈”进行了商标注册,随后,又对“娃娃哈”、“哈哈娃”、“哈娃娃”等十几种类似或相近商标的文字与图形做了系列防御性注册。从这个细节来看,说宗庆后没有商标、品牌观念或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是绝对不成立的。这与后来宗庆后所说落入了达能方面的“陷阱”(圈套),即在某一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约定的“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是没有太多说服力的。我们认为,即使退一万步讲,宗庆后不懂法,是法盲,但对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合同,宗庆后也不至于麻痹大意到连律师都没有审阅,就草草签名盖章了。所以,对《出轨》中有暗示但并没有挑明的意见我们表示认同,也就是说,宗庆后当年签订这样的合同,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只是后来他棋差一着,聪明反被聪明误,失了算而已。

  在这一点上,吴晓波的《“受害者”宗庆后?》一文值得我们借鉴(该文被收录于《出轨》中)。吴晓波认为,娃哈哈当年选择达能,事出有因,关键是缺钱,而这笔因合资而引进的资本最终成了娃哈哈的“救命钱”,“有了那笔注资,宗庆后找到纯净水产品,才有了后来的‘奇迹’”。另外,娃哈哈与达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非常不正常。“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是,达能入主娃哈哈,居然没有做过尽职调查,甚至连娃哈哈的财务报表都没有经过核实。”根据吴晓波的描述,达能尽管有生产技术,但在产品经营上颇为无能,例如把乐百氏这么好的一个大企业硬是搞成了亏损。所以,也难怪宗庆后自与达能合作以来,始终有所不满、心有所图。如今,年过六十的他,到了去留的关键时刻,此次公然挑战达能,确实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

  种种迹象表明,宗庆后的诉求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自始至终,达能都没有大错。反倒是宗庆后有许多不地道、不厚道的做法。尽管他惯用的民族情绪的煽动一度让人们热血沸腾,爱国主义高涨,但冷静下来想想,凡事有因有果,早有注定。由于《出轨》帮助我们回顾了事件,梳理了脉络,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达娃事件”其实是一起事先张扬的阴谋,参与者并不仅是达能一方。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当阳谋对决阴谋--评娃哈哈与达能之暗战 (2007-08-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利锋)
*宗庆后与达能的博弈--没有爱可以重来 (2007-07-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一沣)
*娃哈哈上马童装 宗庆后有意“淡化”达能 (2002-06-10,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锐)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