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尔不必收购GE白电 7 上页:第 1 页 理由二:技术无突破与家电业迁移规律 从家电业整个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目前正在退出这个领域。 全球范围来看,家电产业布局和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家电业的制造中心是在美国,包括惠而浦、GE、美泰等知名品牌纷纷崛起;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开始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制造大国,索尼、松下等品牌蜚声世界;等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的崛起,家电业制造的中心进一步转移到了我国。 家电业的制造中心之所以会发生如上转移,跟这个行业的产业属性息息相关。在家电业众多产品中,除了电视机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突破外,其他像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并没有发生革命性技术发生,这实际上意味着家电行业已经成为完全成熟的行业,附加值越来越小。与电视机从显像管发射技术到点阵扫描技术的巨大变革不同,白电领域的冰箱虽然实现了从有氟到无氟,但其制冷机能并没有改变;空调即便出现了变频,但只是不同温度下运行功率的不同和调节;洗衣机出现了不需要洗衣粉的技术,是因为厂商在产品出厂时已经预先置入浓缩液。 从这些角度说,家电业整体上属于技术附加值不高、更依赖劳动力成本的行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家电制造业往往要迁移出这个国家的原因,因为新迁入的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 目前,我国也正在逐步向外推出一些家电制造领域。2005年,LG将曾将布局于我国的微波炉生产转移到菲律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开始向越南、印度等快速成长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们知道,日本、韩国等大部分家电制造企业的生产都在我国进行。因此,GE的白电业务行将出售,不是GE经营不下去了,而是要实现转移的规律使然。2005年,海尔曾试图收购美泰,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美泰作为美国第四大家电巨头,其要出售的内在原因,同GE今日的卖出是一样的。 理由三:TCL前车之鉴 当家电企业技术研发没有根本性、革命性重大创新突破时,家电企业和行业的格局是很难改变的。以电视为例,在平板技术出现以前,长虹、TCL、康佳、创维并称中国彩电“四大家族”;但因为平板技术的突破性变革,抓住这一机遇的海信,迅速成长为国内彩电领军企业。 海尔一直倡导的“信息家电”,目前看,还是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真正落地。提前启动家里的空调预冷或预热、通过电视上网、通过电脑看电视,未来的信息或网络家电的这些功能有无必要?本身就值得怀疑。当我们预测家电产品走向融合的时候,我们也必须看到专业化与细分化,也是大势所趋。 TCL早年曾推出能上网的电视,市场反应并不积极。这个一方面跟当时的宽带接入等硬环境不足有关,但电视上网的不专业、不方便,恐怕是更重要内因。当然,从营销战略上说,作为概念和未来方向,提前布局“信息家电”并没有错。 由此,在没有获得突破性技术变革创新之前,即便是参考TCL并购汤姆逊的前者之鉴,我们也至少可以得到四点教训。 首先,即将收购的产业是否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如果不是,即便收购价格再便宜,也不能要。2003年,TCL并购汤姆逊时,收购价格低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李东生认为CRT电视还有数年发展机会,恐怕才是最大错误。 其次,收购需量力而行。TCL之所以会陷入后来的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太野,一下子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两个包袱,很难一起背。 再次,企业并购时,要考虑你的国际化人才准备到位没有。在并购汤姆逊之前,TCL团队基本都是在国内打拼出来的,对国际企业管理所知甚少;并购之后,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 最后,还要对并购企业彻底摸底,不可操之过急。TCL并购汤姆逊之后,使用汤姆逊CRT专利技术,还是要交纳专利费。京东方购买韩国液晶面板生产线也有类似情况。 (本文原发于中国经营报,由记者王永强先生整理而成) 作者系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From EMKT.com.cn专家。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联系电话:037169352860、13523033066,电子邮件: liubc2007@vip.sin.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