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项目执行,拒绝“流产”

项目执行,拒绝“流产”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06-26, 作者: 王紫剑, 访问人数: 2071


7 上页:第 1 页

  感性相处,理性做事

  从前期的沟通,诊断,调研到后期的提案,辅助执行,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与客户随着“朝夕相处”而拉近彼此的关系。一方面,是客户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能耐”或是尽全力为他做好策划和服务而有意拉近;另一方面,是由于性情相投,成为了真正的朋友,即使是合作结束,也会保持联系。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在项目合作期间,都要保持好的心态,不以客户对己的“关照”多与少而喜或悲,也不以客户“关照”的多与少而尽全力与否,更不要在客户的“关照”之下,感性做事,通过给予客户承诺和保证以换取客户更大的“关照”。越是承诺和保证越多,失去的越多,我们更需要的是用专业和实力去“征服”客户,敢于在现实面前对客户说“不”,这样才会赢得客户的尊重。

  当“外脑”,需要会喝酒,因为不可避免要在合作过程中进行“酒文化”的交流和比拼。这次的项目服务,也未能逃过“酒文化”的比拼和交流。那是在市场执行方案提交后,客户的兴奋拉开了这场“酒文化”比拼的序幕,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大家便开始称兄道弟、口无遮拦。一位当地广告公司(主要做后期的媒体代理和广告执行)的朋友,在几杯白酒下肚和几句甜言入耳后,非常郑重地端起酒杯,站起身,“笑容可掬”地对客户说“X总,您放心,有几位专家在,这个项目绝对没问题,我会拼命也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当时差点晕倒,“绝对没问题”、“拼命”……

  我们是应该竭力地去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做好每一个项目,但是我们不能把命搭上呀,那样的话,其他的客户怎么办呢?即使我们把命搭上,也不可能保证每一个项目“绝对没问题”。

  要与客户感性相处,不要渴望与客户拉近关系而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关照”;更要理性做事,不要因为客户的“关照”而失去理性,失去本我。

  在项目服务后,成为朋友也好,客户方与服务方也罢,但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与客户的关系就保持于客户方与服务方。你“掏腰包”,我尽全力“为您服务”,而不会因为你对我的关照多与少,而尽全力与否。

  “大棒、金元”,扫清障碍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标题,只好用一个生活化和政治化的标题组合了。也许会遭到诸多人的非议和“谩骂”,但这只是想表达出在服务客户时的心声。在项目服务中,我们要起到一个“外脑”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顺应客户的意愿,完全成为客户的“附庸”,否则,我们迟早要要被客户和同行“唾弃”的。

  曾经在一个项目的服务过程中,提案出奇的顺利,从老总到营销总监,从市场部经理到销售部经理,对方案的内容都非常认可,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很多事情不是执行不到位,就是没有人去执行,导致整个链条不可能很好地周转,市场部和销售部也是各说各的理,将责任推给对方,老总对此非常苦恼,为此,他想借助“外脑”的力量,推动整个事情……

  回想一下,在我们服务的项目中,不免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老总在做决策前,往往会听取市场部和销售部的意见。一种情况是:在“外脑”面前表现出“没问题”,而在实际执行中,却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意孤行或者无作为;另一种情况是:提出一些由于占位不同,而看似很实际的问题,但仔细看来,缺乏大局观。比如:“关于样板市场选择,各个区域经理都希望自己负责的区域成为样板市场,得到公司更多的支持和“外脑”的辅助,于是就会从各个方面找出多种佐证,以期成为样板市场。”我们可以理解由于占位的不同、利益着重点不同而产生的思路的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允许由于上述不同产导致项目本身的“夭折”。

  说一句“废话”:每一个做项目的人都希望自己的项目是成功的。但是项目的成功或失败确是我们难以把控,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永远不能代替客户去执行。但我们可以做的是,通过项目本身去推动一个企业在执行层面的“进步”。在项目管理和服务中,技巧性地“调整”企业老总和执行层面人的思维。

  记得在04年的时候曾经服务过珠三角地区的一个刚刚股份制改革的老国企,市场和销售极其落后,一个很真实的例子:他们的销售部门还称为销售科,每个销售几乎没有去过终端,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喝着茶水、看着报纸,等着终端的要货电话,然后,致电物流部送货”。

  也许会有人认为:那说明企业很牛,产品很牛,在当地已经形成垄断。但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如此做市场,能垄断多久呢。

  企业老总是改制后,刚刚上任的,在看到员工的工作表现,也很气愤,但几次大会都无济于事,“三把火”也没有烧出个结果,尤其是上半年的销售数据已经充分让他感觉到事态的严重:虽然他们还是当地市场绝对的老大,但他们的市场份额正一步步被蚕食,下降了近10%。藉此原因,我也有幸见识了上述的“怪现象”。

  通过近1周的终端走访:“我们发现,在终端,几乎没有店员会主动推介此产品,也没有什么广告宣传,甚至有很多终端将产品摆在无法看到的角落里。”

  终端推介不够、终端陈列不好、终端宣传不多……,那么,他们靠的仅仅是客户索要。随着竞品的蚕食,原本积累的消费基础也将一点点动摇、变动。

  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内部市场人员的思维不转变,即使再多的、再好的方案都无济于事。于是,这个项目的操作上,也量身性的采取了服务方式。

  第一件事,就是推出终端销售的奖罚体系和激励政策,推出市场推广的一些具体考核指标,成立营销中心,老总担任营销中心主任(一个称呼)。

  第二件事,在宣布执行后,对市场人员、销售人员单独“深度培训”。一方面,通过培训去灌输对于他们而言的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是在前期访谈中所找不到的答案)。培训中,是绝对的当“妈”,但却以“大棒”待之;培训后的“酒文化”中,绝对要当“爹”,以“甜枣”待之,澄清培训中无意中伤的种种。

  第三件事:助于企业发展者,提之;可改造者,留之;顽固不化者,开之。

  如此一来,方案执行层面的顾虑就大大地摆脱了。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老总的支持下,完成了推动企业执行层面的“进步”。  

  作为一名“外脑”,我所能做的:“绝不是雪中送炭,仅仅是雨中送伞或锦上添花。”

  王紫剑,“艾羿品牌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品牌发展战略联合会会员,曾先后任职于营销策划咨询公司、4A广告公司,善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快速找到市场突破口,多角度分析诠释品牌。以深度分析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整体调遣能力,成功协助多项行业知名品牌的策划运作。联系电话: 13466380360,电子邮件: fly_wangzijian@hotmai.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运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构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 (2007-10-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仲豪)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5 05: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