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摩博会,如何将“鸡肋”烹成美味? 7 上页:第 1 页 摩博会,“冷”场的“热”思考 从当初的招商到现在的展销,摩博会一路蹒跚地走了过来,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成熟和各个企业市场布局的日益完善,很多原本在现场的沟通和交易都转移到幕后。今后,什么样的定位才能为摩博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呢?在多方的思考和论证后,各种适应企业需要的办展理念在很多人的心中被激活。 “摩托车制造作为重庆最有地域化特色的工业之一,今后政府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从更广泛的角度促进摩托车产业的发展。重庆各摩托车企业也应该放下以往心中的芥蒂,同心同德地致力于打造更好的文化和消费环境,以品牌展示引导消费,通过做摩托车文化,增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升人们使对展会的信赖度,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就会深入人心,这些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重庆行业协会人士说。 在走出传统意义上的展销模式后,重庆摩博会在促进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应该承担哪些功用呢?在笔者和很多参展单位的交流后,总结出以下的结论。 首先,摩博会应该是摩托车产业链集中交流的平台。摩托车从配套到组装再到销售,整个产业链涉及的范围很广,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和各种现实原因的局限,这些链条在发展中很容易出现紊乱,导致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和经销商各环节严重脱节,使很多社会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因此,举办摩博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在上、中、下游各厂商之间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信息沟通与共享,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这样较之单纯的贸易型展会能够提供给参展企业一个更大的商务合作的平台和空间。 再者,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目前,很多城市的禁限摩风潮造成国内很多城市市场空间不断逼仄,再加上国家相关的规范政策不断出台,虽然这些都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的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政策的调研和执行之初,政府和行业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造成相互在理解对方的意图中出现偏差。所以政府通过展会这一窗口,听取行业内不同层面、不同企业对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建议;而企业也应以此为契机,了解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态度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意图,直接沟通,有效解决,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这次的摩博会上,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陈炳南针对国家即将实行的欧Ⅲ政策,通报了政府相关部门为解决企业应对这项政策遇到的技术方面问题进行的努力,得到了很多行业人士的称赞。 最后,缔造文化,宣传品牌内涵。展会离不开漂亮的模特和构思独特的展台,但是如果单纯将展会理解成绚丽的灯光、穿梭如云的美女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企业为了给“单调”的产品增色,很多车模被适时地被引进来,一些企业在产品没有很大吸引的前提下,就以模特的数量和质量等压倒性的“优势”赢得观众的注意力,实在不行就在服装的设计上尽量精简和奇特些,不信抢不来人气。由于各企业在模特环节上的热衷和煞费苦心,绝大部分来参展的观众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展台模特的外形欣赏上,而作为主导产品——摩托车却反而成为陪衬,这和企业当初的设想离题万里。 “摩博会应该开始加大文化的推广力度,把注意力转向提高摩博会的文化品位上来。摩托车模特大赛、摩托车摄影大赛、摩托车工业高峰论坛等文化活动,此类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车展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也成为许多企业进行品牌宣传的又一新的阵地。车展文化的脉搏开始跳跃,展会的品牌概念日益凸显。”行业人士分析说。 在展会文化牌的推出时机上,重庆市政府也可以整合资源,利用当地有地域性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人们加入到摩托车文化的缔造中来,形成车展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力争把每个喜欢重庆文化的群众都变成摩博会的观众。 摩博会没有过时,摩博会也不是不能做好,是我们缺少因时革新的思路和决心。市场留给我们改正的时间不多了,要做就做好,不要让摩博会成为“鸡肋”的反复烹饪,让参展商和媒体在索然无味的重复中直至绝望。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xmz1979-203@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