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空调准入“新二级” 市场容量将减5成 7 上页:第 1 页 空调工厂:生存三五家,“关门”一大片 空调能效比的提升,不仅仅是“能效比”本身,也是整个行业的一次技术性的重大变革。 90年代末和2002年之时,国内空调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江浙沿海地区部分地方家庭作坊就可生产(组装)空调。空调的外观模具注塑的成品、压缩机成品、冷凝器和蒸发器成品、内部循环系统成品、控制器成品、五金件成品等在一个村子里就可以全部购齐。因此,随着天气的变化,空调工厂(包括螺丝刀组装工厂)高峰时期一下出现过近400家。 但是近些年,空调从最早的制冷制热,演变和发展出了很多附加功能,如:市场上出现的健康负离子空调、SPA养生空调、睡眠技术空调等等,随着行业发展的自我淘汰,加上国家2005年首次实施“5级能效制”,已经从技术上淘汰了一大批小工厂,使国内的空调生产工厂一直保持在30-40家左右(含合资)。 2009年,国家空调能效等级的再次调整,空调品牌集中度将会更强,空调工厂的产量将会大量缩减,可能出现“生存三五家,关门一大片”的最终局面。 到2009年底—2011年,预计国内空调工厂将会缩减到10家以内,国产品牌空调不会超过5家。与目前的工厂数量相比较,将有20-30个空调品牌会逐步消失或转型,空调行业的总体性变革局势将初定。 市场:品牌更集中,年省电约200亿度 国家对空调能效比等级的提升,将有益于净化市场秩序。原来的空调工厂习惯于扩大产能,变换材料,降低价格,压缩成本,向市场推出了大批量的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空调产品,使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低值、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能效比提升后,技术难度加大,企业实力不够就会自动出局,空调品牌集中度更高,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净化。 这次空调能效比的提升,可以大力促进空调企业从单纯追求产量规模向开发高品质产品、树立高品质“形象”和“消费者口碑”转型。 能效比提升,必然导致价格(均价)的大量上调,同时,高价也必然会导致市场容量的降低,这就使得工厂原有的扩产思潮必将改向,要吗改向其它行业,要吗改向到抓品质、抓服务,树口碑的管理上来。同时,也有益于企业走出一条长期生存和科学发展的阳光道路。 从省电节能上看,通过测算,国家将空调能效比从原来的5级提升到2级,年可省电约200亿度。每套空调“连升三级”后,按我国原有的5级空调和年销3000万套、每套空调年用2个月60天、每天10小时计算,平均每套空调每小时耗电2度(1.5-2P机),600小时耗电1200度,3000万套耗电360亿度。能效比提升到2级后,每套空调可省电1度左右,比原来降低近一半,全年可省约200亿度电,折合金额约100多亿元人民币。 一直从事空调市场研究的王先生认为,国家提升空调能效比,是长远的发展之大计,是一项降低能耗的“基本功”。能效比的提升,是利而不是弊,对市场、对行业、对消费者、对企业本身都是有利的。他认为,国内空调市场,将在2010年进入良性发展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Laoliang_0088@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