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转型期的经销商,为何高薪不养廉? 7 上页:第 1 页 对策:要想堵塞“高薪不养廉”的管理漏洞,就要建立防范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型要循序渐进,抓大不放小。经销商转型容易走极端,要么过于粗放,要么追求“一步到位”,其实,这都是不恰当的。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经销商转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部门的增多,一步步把部门及岗位职责梳理清楚,逐步实施系统化管理,适当授权,并让员工要有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紧箍咒”要一点点强化,而不至于因为一步到位的管理制度,而让员工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同时,在转型过程中,经销商还要抓大不放小,不要因为自己是老板,就过于放权,就在办公室做管理,而还要经常下市场,深入了解业务员,与下游渠道保持定期的沟通与交流,努力让自己不被蒙蔽。 2、管理制度贵在落实与执行。一些经销商也很清楚管理制度对于转型中企业的重要意义,甚至一些经销商也建立了相关而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以及管理制度等,但遗憾的是,很多经销商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向人炫耀的“花瓶”,制度虽汗牛充栋,但真正执行下去的寥寥无几,制度虽多,但市场问题还是接二连三的出现,简直防不胜防,原因在哪里?有制度,无执行,尤其是连老板自己都不遵循和执行。因此,对于经销商来说,制度不求最多,但要求实用,并且,既有的大家认可的制度要执行到底,执行到位。比如,对截流费用、截留促销品、市场窜货等行为,要进行严管重罚,要不断地宣扬,要善于树立正反典型,对违反制度的,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通过“杀鸡骇猴”,威慑想越雷池者,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建立监控机制,实施过程管理。要想避免案例中的现象,作为经销商还要建立监控机制,在给一些骨干人员授权的同时,要建立检查制度、跟踪制度。比如,象案例中的经销商,可以建立促销政策、促销品发放制度,通过设计一些表格等管理工具,固定人员查访(比如市场部门或者客服部门),让收到返利或者促销品的下游客户签字确认,事后安排人员进行电话或者实地核查等,对促销政策或者返利进行过程管理及效果评估考核,同时,对于下游客户,要通过书面的形式,告知他们:非书面,并经过自己及相关部门签字的政策,一律无效,从各个方面堵塞这些管理漏洞。 4、实施系统、持久全方位培训。经销商在用人优势上不及厂家,但可以通过给员工系统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薪酬之外的附加价值,通过广阔的学习提升空间,弥补由于企业实力弱小、文化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局,同时,通过培训,也可以增强业务员对于企业的认识,凝聚其对企业的忠诚度。通过对业务员有关心态,比如,自信、积极、乐观、付出、感恩;销售技能,比如,开发客户、设计促销、价格制定、渠道管理等;专业知识,比如,营销From EMKT.com.cn4P、4C理论、营销观念、营销发展趋势等全方位的培训,增强业务员对企业的吸引力,避免业务员的一时冲动。 5、建立区域轮岗制。为了避免业务团队内部“腐败”,经销商可以通过区域轮岗制,采取定期异地调动的形式,便于下属业务人员保持“廉政”。同时,经销商也可以建立“责任追溯制”,即虽然异地调动,但原来属于谁负责的市场,谁经手的事情,要“一竿子插到底”,通过这种形式,引导业务人员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追求长久效益,而非短期效应。同时,这种方式也是一种互相监督,便于一些问题及时“浮出水面”,也给业务人员打上一针“预防针”。 6、创新薪酬机制。要想从根子上改变案例中的现象,在绩效考核方面也要下些功夫。工资制度是指挥棒,很多问题的出现,根子往往在薪酬体系。比如,如果采取提成制,就会出现业务员为了拿提成,而不管下游渠道死活盲目压货的行为。因此,经销商可以采取绩效工资制,低基本工资,高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参与日常考勤、报表填写、工作态度、学习考核等;而绩效工资考核产品结构、销售业绩、拜访下游渠道次数、帮助客户协销次数,顾问式销售、客户满意度、个人市场操行(有无随意承诺客户、截留费用、向客户借款等现象)等,同时,为了吸引优秀业务员更好地服务企业,也可以每年底,根据业绩,给员工配一部分股份,即拿出利润的一部分,对优秀的业务员进行奖励,奖励可以分时间段进行兑现,同时,严把进人渠道,对品行不端业务员,要通过绩效考核,及时清除出队伍,避免“一只老鼠坏一锅汤”,而影响整个团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466501815,电子邮件: kuqingxingzhe@12.com ,msn,kenan0611@hotmai.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