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鹿热”中的冷思考 7 上页:第 1 页 四是问题产品涉及的影响面,到今天为止,公布的信息还非常有限!官方说:供应奥运会和残运会的奶制品没有问题,9月14日后出厂的液态奶,也没有问题;少量三聚氰氨无损健康云云。前者我们能够理解,搞不好将是重大国际纠纷;后者我们就有很多疑虑了。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除了婴幼儿、老弱病残必须每天消费奶制品外,普通人也在早餐或夜宵、休闲时大量消费奶制品。是个别企业的弄虚作假,还是行业性的集体作假?现在看来已有了初步结论;但是,只是个别品种的作假?还是所有奶制品都有作假?造假有多长的历史了?食用了这种有毒有害产品,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危害、危害的程度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消费者揪心呀! 五、三鹿或其他被点名曝光的品牌,现在统统被撤架、退货,我们看到的是全国有很多婴幼儿受害。随着时间的推延,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以受害者的身份站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以为消费者是有害产品的唯一受害者,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首先,现在预言上榜企业的命运还为时过早,但即使他们不倒闭,企业的效益也将大不如前,直接的受害者会有他们的员工!员工是劳动者,普通劳动者是无罪的,但他们将承受重大直接后果,而且得不到社会舆论的同情。其次,企业的兴衰,关乎当地政府的利税、财政收入、GDP、CPI等,应该看到这一事件对地方经济、文化旅游、投资等都会产生冲击波,地方政府也是受牵连者。三是对“中国制造”这个大品牌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一直就是在妖魔化中国,而“中国制造”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些产品不争气,如去年的佛山“毒玩具”事件,搞得全世界都怀疑中国货有毒!这下倒好,“送奶上门”,还担心那些要唱衰中国的人没有话题吗? 六是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提了很多年了,但是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旦有事,总是以息事宁人作为调解手段为主。中国人民,还是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意识,所以站出来个王海,就成了打假英雄,最终也是企业以赔礼道歉、给点精神抚慰金了事。而企业敢于违规、违法,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风险成本很低! 这让我想起美国的两个案例。一个孕妇进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没有买什么,后来离开。这时保安不让她出门,理由是怀疑她偷了一个篮球。该孕妇大怒,状告该商场损害她的个人名誉、并影响下一代的发育成长,索赔500万美元。后来法院裁判胜诉!另一个案例是著名的莫里斯莫尔斯公司(万宝路商标持有人),被烟民控告说因为看了万宝路的广告从而吸烟,吸烟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并且导致了不少消费者的死亡,要求赔偿。法院最后裁判,该公司对全美国的烟民赔偿2000亿美元!这是前几年才发生的真实案例。 以“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为由,成功索赔500万美元,这还是20多年前的事。假如20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为每个婴儿患者补偿500万人民币;假如让那些掺假的企业共同出资2000亿元人民币来弥补全国凡是消费过国产奶制品的消费者------。这样的“假如”,使我们意识到提这样的“假如”显得有些荒诞。 但是,假如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真的完善到那一天,我相信,至少不会再有扛着“国”字号的造假者敢于招摇过市! 何胜中,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担任职业经理人,现自己创业。欢迎探讨。电邮: hszhong1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