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吃亏是福”的营销4P分析 7 上页:第 1 页 “吃亏是福”之于价格( price)。价格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商业社会里不存在“物美价廉”的东西。企业要做出高品质的产品必须付出高的成本:要好的人才、好的设备、好的原材料、好的检测等,这些在市场经济中都要付出高的成本。所以,好的产品价格肯定是高的,对企业的经济回报肯定也是高的。对个人来讲,要获得人生成就,也要付出成本的。人生越成功,付出的成本越高。这些成本在某些时候,就表现为“吃亏”:做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多碰壁,多摔些跟头,多走些弯路,多接受困难的磨砺,多品尝一些人生的艰辛,这些付出的成本都是为了人生以后的回报。特别是对职场的年轻人,年轻时多“吃亏”,多摔几个跟头,不至于伤筋动骨,而等到年老了,再摔个跟头,再吃亏,可能就要“一命呜呼”了。 “吃亏是福”之于渠道( place)。渠道的作用是企业把产品如何到送达顾客的手里,缩短产品与顾客的物理距离,让顾客能随时随地买到自己企业的产品。能“吃亏”的人可以缩短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个人都愿意和能“吃亏”的人交往,“吃亏”人与周边人的心理通道是最顺畅的,是最融洽的。 “吃亏是福”之于促销( promotion)。促销的本质是企业与顾客的互动沟通,是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是企业把产品、品牌的信息清晰、准确、一致、有效地传递给顾客的过程,是企业与顾客互动沟通的过程。能“吃亏”的人,往往有好的人际品牌形象,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尊敬,能聚集人气,创立大的事业。蒙牛的牛根生的“财散人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时牛根生把自己的年薪不要,发给自己的部下,把公司配给他的车卖掉,给自己的部下每人配上车,这都是典型的“吃亏”行为。这些行为让牛根生树立了很好的个人品牌形象,让牛根生的为人声名远播,进行了很好的个人品牌信息传播。当牛根生自己“独立山头,揭竿而起”创立蒙牛时,有上百的部下辞掉待遇优厚的伊利的工作,投身到当时一穷二白的蒙牛旗下。这就是“吃亏”人强大的“促销”能力。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当时在创立新东方,事业需要大发展的时候,他飞到美国力邀自己在美国的北大同学回国创业时,这些当时比俞敏洪混得还好的“牛人”能回来的鲜为人知的理由,竟是俞敏洪大学四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他们宿舍打了四年开水。这个“吃亏”的行为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是,俞敏洪能吃肉绝不会让弟兄们喝汤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当然,“吃亏是福”也有自己的道德边界,不是任何亏都无条件的接受。笔者在这里不多赘述。对大多数人来说,“吃亏是福”是职场生存的大原则,成就人生的大智慧。 韩锋 [营销智慧引擎] 北大国际MBA(BIMBA), 历任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总部/海尔集团海外本部/皇明太阳能集团高级营销管理职位。是中国营销界集外企、国企、民企、创业型企业经历和经验于一身的【营销活化石】。“锋言锋语“之个人营销博客/播客http://blog.sin.com.cn/coolwindhan联系方式:coolwindhan@yaho.cn, MSN:coolwindhf@hotmai.com QQ:200722871欢迎赐教。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