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连环战网敌 7 上页:第 1 页 三战:马云与供应商的“群发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马云雕像事发的第10天(2008年8月8日),一篇名为《消失的浙商 开始反思并以阿里巴巴和马云为耻辱》的文章突然出现在著名的网络论坛西祠胡同上,该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对阿里巴巴进行批判,且言语犀利,作者认为,阿里巴巴擅长欺诈,尤其是阿里巴巴创造的 “群发询盘模式“更是导致供应商血拼价格,相互残杀的罪魁祸首,是对浙江商人信用的破坏。 网友的攻击自然有网友的依据。在此前,阿里巴巴的确以“群发询盘”的商业模式来吸引客户。 传统上,一件商品的卖家有成千上万,但消费者很难搞清谁的价格高,谁的价格低。这就如同消费者今天可能用十块钱买了一块泡泡糖,结果,明天在另一家商店,消费者只花两毛钱就买到了,消费者无形中就多花了8块钱。当然消费者感觉吃大亏了。 聪明的马云在这个弊端里发现了与竞争对手将军的机会,在技术部的支持下,阿里巴巴研制出一套群发软件,这套软件里边汇集里全国的成千上万的商品出卖商的联系方式,当消费者想买东西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发布需求信息,并要求商家先提供这个商品的报价。于是千万个卖商品的商家会在几小时内把自己的价格发送给这个消费者,消费者在得到几乎所有这个商品的价格,谁家卖的高谁家卖的低,一眼就看出来了,结果,价格低的产品卖出去了,价格高的没人要。 消费者开心了,卖家为了占有价格优势,不得不看谁价格低,可怜的供应商拼得死去活来。 消费者发现阿里巴巴的这个群发问价方式,能买到便宜的货,也更乐意登陆阿里巴巴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采购部门也发现,在阿里巴巴上买东西,可以给自己省更多的银子,在省钱的号召下向赶集一样蜂拥而来,阿里巴巴的流量一天比一天高,人气更是一天比一天热。而那些没有推出这种模式的其它互连网电子平台自然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生意一落千丈。 西祠胡同这篇网文得到了供应商的极大赞同,纷纷发表支持的言论。 供应商们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平台没错,但他没有建立很好的认证和诚信体系,也没有帮助商家建立良好的交易氛围,导致商家恶意杀价,这对商家来说是可怕的。” 在随后各大网站对这个帖子争相争相转载,通过百度搜索到的同名文章已经超过2400余篇,阿里巴巴破坏行业规则的的批评象潮水一样涌向马云。 四战:马云与网盛的“双簧战” 不知是受到阿里巴巴的背后暗示,还是舆论的自然转移,出人意料的是在马云雕像风波的第14天(8月12日),舆论的矛头突然指向了与阿里同在一城的网盛生意宝。 腾讯网上首先出现了署名李雪的《网盛借浙商之名造谣令人咂舌》的帖子,李雪认为,指责网盛生意宝为了一己之私,一手炮制了雕像风波事件,网盛生意宝实际是“马云雕像”事件的幕后推手。就在外界震惊不已的同时,作者紧接着又推出《借浙商之名造谣某公司恶意攻击阿里巴巴》的爆炸性新闻。 这两个来势汹汹的帖子把罪名送给网盛的理由是,登录网盛旗下的中国B2B研究中心网站可以发现,每隔两天便会出现一篇阿里巴巴的负面稿件。网络上盛行的那些诋毁阿里巴巴的稿件,都是网盛在进行有规律的负面炒作,其用意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随即此后的短短两天内,网络媒体出现了大量关于网盛生意宝借此“恶意攻击”阿里巴巴的帖子。而这些帖子无一例外的认定网盛生意宝就是整个马云事件的“幕后黑手”,是网盛生意宝采用泼妇骂街似的手法进行公关营销From EMKT.com.cn,是网盛在挑拨离间,恶意诋毁、诽谤阿里巴巴。 这个对网盛极其不利的帖子发出后,马上又有反对者站出来质疑,网盛根本和阿里不是同一个级别,没有和阿里巴巴交锋的理由,一定阿里巴巴雇佣的枪手所为。 但很快有网友出来反对:在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后,阿里巴巴知名度与业务触角都进一步向国际化企业靠近,曾经的同城竞争对手网盛科技被甩在了身后,网盛多少都会有给阿里巴巴找麻烦的动机。 面对咄咄逼人的阿里巴巴,外界猜测,网盛一定会对这种攻讦进行激烈的反击。 网盛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网盛不但没有对这种指责报以激烈的反弹,反而有意发表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声明,“网盛生意宝旗下的“中国B2B研究中心”网站和“生意社”网站,在8月11日对的确对《消失的浙商 开始反思并以阿里巴巴和马云为耻辱》进行了转载,但网盛生意宝后来认为此文不妥,已经予以删除。” 也许是网盛认为舆论的这种迁怒并不会对网盛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所以网盛随后又半推半就的发表了一个声明:“马云和网盛中间的确有有点瓜葛的小插曲。2008年8月3日中午,网盛生意宝的一位员工在参加APEC中小企业峰会等候朋友时,看到有人手举“我是马云雕像设计者”的牌子站在会场外,觉得事情有点意思,于是随手把此事通过手机短信发给了会场内几位相识的记者。也许正是这一插曲拉开了网盛生意宝是“马云雕像”幕后推手新闻事件的序幕。 网盛的判断非常正确,阿里巴巴于网盛的战斗,基本上是停留在口水战上。其实网盛乐得其中,这种指责除了能扩大网胜的知名度外,对于网胜并无实际的损害。无论是意还是无意,网胜都是乐于搭上这个顺风车的,实际上,通过这场争论,网盛已经名声雀起,成为闻名全国的又一电子平台。但网盛似乎更善于抓住难得的出名机会。 不知是网盛“假戏真做”,还是另有打算。2008年8月20日,网盛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突然召见媒体,发布,网盛邀请阿里巴巴、全国媒体及博友展开联合调查: 网盛生意宝究竟是不是《消失的浙商 开始反思并以阿里巴巴和马云为耻辱》一文的“幕后黑手”?网盛究竟有没有针对阿里巴巴策划导演过“恶意公关营销”?的邀请函。 网盛发表的这则邀请函颇这感染力:“同马云一样,网盛同样是身陷旋涡无法独善其身,网盛还是真诚欢迎并邀请政府机构、阿里巴巴公司、全国媒体及网友对该起风波进行调查,将事件原委和来龙去脉公之于众,以正视听。因此,网盛生意宝真诚欢迎并邀请另一当事方阿里巴巴公司、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关心此事件的网友进行一次联合调查,将以上两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彻底调查清楚并公之于众,消除因误会与误解导致的“是非恩怨”并诫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同时网盛生意宝在此呼吁,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电子商务共同营造一个良性、和谐、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实际上,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并没有人找到网盛是马云雕像幕后的黑手的真正的证据。不但没有人能真正找到网盛操作的证据,而网盛却在这场糊涂战中借助阿里巴巴的“诽”闻,而名声雀起,蜚动一时。甚至不少人认为,阿里与网盛的交锋实际上已经有意或无意的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奠定了一个崛起的起点!甚至有评论说,阿里巴巴与网盛之间的不像是势不两立的敌人的交锋,倒像是一出妙趣横生的双簧戏。 结束语 阿里巴巴的网络战争远远没有结束,阿里巴巴背后的潜在对手很多,慧聪、百度、腾讯和奇虎随时都有与阿里巴巴的遭遇的可能。 阿里巴巴不但是经历了一场耗时费力的车轮大战,而且还必定面临着更为旷日持久战的拉锯战。至于下一个上场是谁,会拉出什么样的战争理由,谁也无法预料。 网络如战场,这话一点不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81463608@q.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