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车多了 分品牌还是分渠道 7 上页:第 1 页 不可否认,近几年奇瑞的销量大幅增长,分网销售模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随着奇瑞这两年新车型的日益增多,分网销售也开始显示出其弊端:首先,每个不同销售渠道的4S店在名称、外观上没有明显区别,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哪个店卖QQ、哪个店卖旗云,会因此而抱怨,减少购买兴趣;其次,车型越来越多,车型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比如QQ和A1定位差不多,此次北京国际车展上推出的“五娃”系列五款小车外形差不多,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难度;再次,车型太多,风格迥异,价格战线拉得太长,奇瑞品牌也因此变得十分模糊;最后,新车型太多,经销商要维持正常的库存,资金压力也很大。 据了解,丰田汽车在分网过程中也碰到了上述问题,作为改进措施,丰田汽车五个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经销商开始卖全系列的丰田车了,这表明分网也不是解决车型过多的灵丹妙药。丰田汽车后来也采用了多品牌战略,推出LEXUS(雷克萨斯)品牌与奔驰、宝马竞争,成效卓然。 所以,我认为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该开始考虑采用双品牌或多品牌战略。比如奇瑞的东方之子销售一直不温不火,关键在于奇瑞的品牌形象难以支撑其往高端市场走,如果能够打造一个新的、更加高端的品牌,不仅可以提升东方之子的销量,同时也可以减轻现有渠道的销售压力,还能够让奇瑞品牌放开手脚与别的企业竞争。而吉利汽车前几年在上海打造华普汽车品牌,以摆脱吉利品牌的低端形象,应该说是富有远见之举,但由于华普汽车近两年销量不太好,吉利收回了对华普汽车的管理权,造成吉利和华普的车型风格、市场定位越来越接近,实在有点可惜。 对那些从商用车转型到乘用车领域的企业来说,双品牌战略更应该是必选之策。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这么做,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打造的商用车品牌挺值钱的,殊不知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消费群体有着本质区别,沿用商用车品牌只会让消费者觉得品牌“很土”。像江淮汽车推宾悦轿车时,依然用江淮品牌,照我看来,还不如直接将宾悦作为轿车的母品牌。听说福田汽车也准备推出福田牌乘用车,真希望厂家能够三思而后行。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