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简析法国品牌的十大“奢侈”手法 7 上页:第 1 页 手法七:高档次的店面位置与豪华的店面装修 目的:接触高端人群,支撑产品的高价格 实质:以“品牌体验”之名,行奢侈之风,其实再豪华店面的租金都是消费者口袋里出的钱,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开一个店面的成本都将近1000万,其昂贵成本当然说到底是由消费者买单了。 手法八:奢侈而小众的品牌广告传播 目的:紧盯高端人群进行品牌传播,营造出融入高端人群生活方式的感觉。 实质:一种传播策略而已,关键是昂贵的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费用,宣传品设计、制作、派送费用,对于奢侈品牌是少不了的。这样算下来平均到一个产品的广告费用是不会太低的。 手法九:高额赞助,为露脸那些目标群体出席的活动 目的:为与目标群体接触,也为媒体报道能露个脸。 实质:为了在某些活动中露个脸,奢侈品牌一般会掏上一笔价格不菲的赞助费,这笔费用当然也只会计算在消费者的头上。 手法十:品牌LOGO神圣化、象征化 目的:为品牌LOGO赋予神圣的意义,以期获得消费者尊重和崇拜。 实质:这只是一种人为的塑造和安排,譬如,奢侈品牌的专卖店或者宣传资料上,最醒目的位置就是LOGO,非常干净、整洁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凸现LOGO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其实,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手法,都是代价非常昂贵的做法,而与真正的产品价值却没有太大的关系。消费者掏出超过产品价值百倍的价格去购买的奢侈品牌,只是满足被品牌引导的心理上的某个需求罢了。 在这个金融危机的时期,越来越多更加趋于理性的消费者自然会看到这一点。 再者,就从法国人本身来讲,他们也经历了一个对奢侈品的狂热到理性的过程。一位研究奢侈品发展史的法国教授说,“中国人现在对奢侈品的认识,有点类似法国上世纪80年代对奢侈品的盲目推崇。他说,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待奢侈品的做法,也曾经发生在日本和韩国人身上。但是现在,法国人对奢侈品越来越“不感冒”,正在使法国的奢侈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满足了自己的奢侈欲之后,法国人却开始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空虚感,他们开始思考奢侈品对他们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已经完全“退烧”,法国人开始以一种理性、成熟的态度来看待奢侈品。 号称高贵的法国人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是否应该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呢? 汤祚飞,生于潇湘,生肖属马,香港大学整合营销From EMKT.com.cn传播研究生,热衷于企业品牌战略、营销战略、整合营销传播、互联网营销,近9年的知名企业、4A广告、营销咨询、互联网经历。 乐于研究整合营销传播与网络营销的新趋势新方法,并付诸实践。电子邮件: thomson_tzf@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