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管理 > 80后如何当好管理者

80后如何当好管理者


《销售与市场》, 2009-05-07, 作者: 程志超, 访问人数: 6056


7 上页:第 1 页

  与创业者矛盾突出

  80后管理者特别不容易跟创业者及有性格的老板合作,而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则比较容易。创业者特别容易动情绪,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一个人形成判断;职业经理人只看最终效果,看这件事能否形成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只看个人的缺点。因此,80后及80后管理者在创业型的民营企业不太容易生存,这也是他们不喜欢去民企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讲,职业经理人对员工缺点的容忍度大一些。80后需要的界面是相对平和的,职业经理人更有耐心,代表了公司的法治系统。既然80后本身有着很多市场经济的特点,那么,代表着市场经济的职业经理人自然容易与80后合作,而代表着创新与随意性的创业者自然就会觉得80后不容易合作。所以,如果想获得未来,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改变自己,朝着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否则,就会被抛弃。  

  应对80后管理者

  80后正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管理理论和经验已经落后于80后。这使得企业必须作出选择,是让80后适应企业,还是调整组织去迎合80后,这背后牵扯到的是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战略、领导者管理风格、工作方式等如何改变的问题。企业应对80后管理者和员工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华为公司的多位年轻员工自杀,使曾被外界吹捧的狼性文化、床垫文化、加班文化引发广泛质疑。面对80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反思传统的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信任文化。企业间各种关系应以相互信任为核心,而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快乐文化。80后的职场观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开放文化。企业对内应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

  平等文化。80后比较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欢彼此间的平等与尊重。

  独立文化。80后认为,“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回家后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业要改变上下班不分的习惯性思维,给员工以独立的空间,这有利于帮助80后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建立透明弹性的管理机制

  80后希望公司具有完善和透明的制度,在他们看来,完善与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减少被老板盘剥的机会,这样的公司才值得信赖。因此,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工作责权,并按透明的绩效考评方式去执行。同时,公司还应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关系,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专业化与职业化。

  80后新型员工最痛恨被束缚,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有弹性、凸显个人风格的工作方式。IBM公司是最早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公司,工作时间按月来计算,每个月不需要日日朝九晚五,完成上级分派的工作项目就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借鉴IBM的做法。  

  多用激励管理

  对于工作层面的激励,企业可以参照Hackman与Oldham提出的“工作激励潜能分数”(Motivation Potential Scores,简称MPS),对工作特性的五个核心维度(工作的技术含量、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重要程度、员工工作的自主性、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反馈性)进行重新设计。

  有一点需要强调,80后的自尊心与成就感都比较强,而且没有耐心长期等待公司未来可能变化的奖励。80后这方面的想法很简单:你给我多少钱,我就给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给予我再做。这就出现了给予与付出之间的时间差,管理者要适当调整原有的马拉松式的激励方式,要把即时奖励、即时兑现常态化。  

  提升领导艺术

  通过企业培训和自身努力等方法,可以让80后管理者系统学习国学知识,领悟千年中国国学和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提炼以儒家、佛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精华。这样可以借鉴历朝历代的兴亡得失,为治理企业提供背景知识和智慧参照,以丰富80后管理者的修养和内涵,提升其领导艺术。

  学习国学知识可以为80后管理者理解中国的人、环境和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帮助其有效地进行人员激励,减少人事和其他纠纷。最终,80后管理者的创新管理水平、驾驭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能力以及人生成就的幸福感会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80后管理者诸多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独有的优势,要通过管理来因势利导,而不是去改变他们,从而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总之,80后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让人难以接受,只要注意方法,懂得欣赏,让他们感到满意,就能取得“双赢”。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文章编号:1090517,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编辑:王文正wwz83@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80后员工管理重在情绪和态度 (2010-01-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洪磊)
*80后上司与60后下属,Who怕Who啊! (2009-1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明杰)
*如何与80后做生意 (2009-08-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授诚)
*80后 我有一颗中国心 (2009-07-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义祥)
*“顺溜”这样的80后 (2009-07-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斐)
*打开80后的消费金矿 (2009-06-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洪东)
*营销老总,如何管理好80后 (2009-05-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文恒)
*80后: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2009-02-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锋)
*如何面对和有效管理80后员工? (2008-11-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自三)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