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变频空调落选并非核心技术缺失 7 上页:第 1 页 核心技术缺在哪? 记者获悉,变频最核心的就是控制技术,涉及到软件与硬件的匹配。而变频产品最核心的部件是压缩机和控制器两块。目前,国内企业在变频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比较强。从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变频控制算法开发以及整机的制造工艺和系统匹配上,都比较成熟。 一些人士指责国内企业缺乏变频核心技术的说法并不客观。目前,变频压缩机基本国产化,上海海立、广东美芝等都可以大量提供变频压缩机。前者是上海国有企业,后者是美的与东芝的合资公司。而在变频控制器上,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均已成熟,并形成产业化优势。像上海新源变频等控制器企业以及美的、海信等整机企业均能自主生产。 不过,记者注意到,变频控制器上的两个部件MCU、IPM,全部要从美国、日本进口。目前,IPM主要由三菱和飞兆等几家企业提供,而MCU则由东芝、NEC、德州仪器TI等企业提供。据了解,MCU属于晶硅元,而IPM则属于功率器件,两者都是变频控制器的组成部件,为半导体材料。 据飞兆半导体客户经理何卫峰介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IPM生产主要掌握在几大巨头手中。从2000年开始,飞兆就向中国市场提供性价比高、兼容性强的SPM模块,目前已占该产品五成以上的份额。 据了解,目前MCU模块售价在1—2美元,而IPM模块售价在10美元以内。何卫峰表示,随着销售规模的放大,IPM售价会有下降空间,目前飞兆已在苏州建厂。此前IPM模块最高时达20美元。另据上海新源变频相关人士透露,这两个部件占整个变频控制器成本的15%—20%,但占整个变频空调的成本不到8%。 何卫峰则表示,这些半导体器件都可以从市场上批量采购,对空调整机企业并不存在技术专利收费或销售垄断等问题。新源变频相关人士则透露,目前这两个部件国内企业也都有生产,不过由于国内企业整体封装工艺还不完善,部件稳定性不高。空调企业还是会选择进口材料用于变频控制器,以保证变频的整机性能。 “实际上,在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水平上的缺失,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痛处,并不只在空调领域。”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变频未来怎么走? 此前,一些业内人士担心的“国家补贴变频空调,会让日资企业受益,让国内企业充当利润搬运工”的说法丝毫没有依据。目前,尽管众多日资企业都押宝变频,不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日资品牌在变频市场的占比不足三成。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军变频领域,进一步拉低变频空调的市场售价,外资企业的份额还会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大金、三菱电机、松下等企业在中国空调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一位半导体企业员工透露,空调企业在IPM等部件上的缺乏,可以通过资本方式解决。此前,在变频压缩机上,国内企业已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基本掌握。其它行业已有资本进入半导体产业的先例,空调企业介入只是时间问题。 记者获悉,变频空调之所以落选两大政策,并非核心技术缺乏,也不是国家担心相关补贴会让外资企业受益。只因为产品标准滞后,无法支持变频空调纳入“家电下乡”招标体系。此前在国务院公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变频空调已于今年初入选。 同时,高能效空调推广补贴政策并非变频空调普及的关键,有空调企业人士透露,目前1级定频空调的生产成本与变频空调相当,两者今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变频的价格优势更突出。 对于变频空调的发展,一些企业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观来看待,更不能以偏激的核心技术缺乏论来阻碍。面对一个早在20年前就已经全面市场化竞争的领域,变频空调的发展还应以市场化资源配置和竞争手段来解决。一位空调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