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庸的恶:谈谈“营销规范”下的低能 7 上页:第 1 页 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而且按照最上层制定的“完美计划”在部署,为什么会一年之后,完全没有看到起色?笔者觉得,投资公司入主快销品可以分享成果,但不要干预经营和决策。看看现在的达能,凡事干预经营的下场很惨,而没有被干预经营的哇哈哈,一往无前。这已经是很好的例证了。 每一个人都在干本职工作,执行力也很强,但结果出人意料――很不好。为什么?或者说,每个人就只是在执行,而为什么要执行则不会去想,这样做的道理在哪呢? 那就要搞清楚,“销售规范”下的低能是怎么产生的? 第一,制度不是一切 制度健全是好事,但各自人扫门前雪,相互推诿、掣肘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你敢说国有的某些企业制度不健全吗?你敢说他们没有一整套的规章吗?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的战略规划,制度、手册拿出来是一套套的,吓死你。但制度是人定的,也是人去执行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就是规矩,不是用来创造最大效应的,也创造不了;制度最大的作用是保证你还在干活,仅此而已,至于其他你可以找很多理由来搪塞。 说到上面一家投资公司,为什么规范下没有效果,首先是上层没有品牌经营的思路和想法,他们也不会这么踏实的做,其次,空降兵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也轮不上他们主导思维,在战略上定调的东西,策略很难调整。 第二,规范和效率不能划等号 管理很重要,规范也很重要,因为管理就是使之规范,但规范并不代表有效率。深圳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效率就是生命,如果规范就是效率,那么就能应该叫“规范”就是生命了。规范要体现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规范了也容易过度,失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更容易忽视市场机会和市场的突变。 试看有多少500强企业的中国From EMKT.com.cn职业经理人出来之后,在内地企业的高官位置干得好的?更不要说成功,为什么?这是因为很多跨国公司的低层管理者就是纯粹的执行者,他们不用想为什么?他们想的是完美的做好这件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完美的规范对中国某些企业来说,不见得是最优的选择。 第三,“个性”的销售人员起了什么作用? 销售需要个性,需要创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跳出来看问题,需要有人能够提供不同的想法和思考角度来启发思维。所以在有些公司,表面看起来很乱,你在外面看,哦,这个公司什么都乱七八糟的,估计几年之后就倒闭了吧。实际上,很多这样的公司不但不会倒闭,还发展迅速。奇怪吧! 据笔者观察,凡事这样的公司,无一例外的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只要在整体公司战略和文化允许的范围内,即便有一些偏激和局限,不会收到压制和排挤。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做到了,就会“表面混乱,内部坚强”,具有持续性的发展潜质。 第四,做到“有意识” 什么事情,要想,一定要思考,而且要“自主”进行思考。做这个事情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有时候,一个人处在一群人之中,会被“淹没”或“同化”,丧失了思考力和辨别能力,就算有,也会慢慢磨掉棱角。这些都会造成群体的不作为和群体的“无能”,也就是麻木。明明是很愚昧的一件事情,但在“某种”环境下,我们却目睹了、放任了事情的发生。也许,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诠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