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中国移动:不可移动,还能全球通吗?

中国移动:不可移动,还能全球通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9-29, 作者: 伍建乔, 访问人数: 2613


7 上页:第 1 页

  另外,笔者在使用中国移动服务的过程中,经常收到一些垃圾短信,譬如“酒店开张、售卖赃车、放高利贷、楼盘销售、色情服务、莫名其妙让人打款”等信息。笔者也相信,像这类垃圾信息,不只笔者一个人收到,而且是所有中国移动用户共同的使用体验!为这样的信息,笔者以前也曾向10086投诉过,10086的热线小姐答复也是没有办法,这不是中国移动的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用户一旦购买中国移动的号码,并且按月支付正常的费用,用户与中国移动就签定了服务协议。中国移动就有责任保证每一位用户不受垃圾短信的骚扰,除非用户自己有需求而选择这类信息。凡是用户不需要的信息,中国移动都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做到,否则就是在侵害用户的利益。所有因此产生的损失,都应该由中国移动来承担!笔者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垃圾信息,如果中国移动没有从中渔利的话,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发送到每个用户手中的?如果中国移动能够证实它没有从中渔利,那它提供的网络便是有缺陷的,是不合格的,中国移动应该向所有用户公开道歉,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在中国移动的旗下,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诸多品牌,就品牌定义而言,如果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网络不能百分百地覆盖到全球,是不是不能注册和使用这个品牌?如果中国移动的神州行网络不能百分百地覆盖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是不是不能注册和使用这个品牌?笔者不知道中国移动是如何能够使用这些副品牌的?也不知道它是怎么能够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审核的?而且,中国移动还能够长年横行无忌地宣传使用?

  针对笔者在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不知中国移动的高层管理者看到了作何设想?不知相关的法律机构看到了作何设想?不知国家立法机构和法律监督机构看了作何设想?当然,公众呼吁多年的单向收费和漫游费等等问题,中国移动为何响应极为缓慢?把本应该还利于民的资费,当作优惠来使用,凭什么?中国是最大的无线通信市场,为什么中国用户要支付最昂贵的各类资费,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商业暴利,又是什么?

  作为一家立志“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中国移动,笔者希望你们的管理层能够真正去理解一下什么是顾客?什么是顾客利益?什么是企业的责任?什么是企业品牌?什么是优质服务?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不能光用外表好看的忽悠用户,要把企业的承诺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个顾客的身上?一个仅仅依靠垄断取胜于市场的企业,一个仅仅依靠做表面功夫的企业,一个不是真正去锐意进取、持续改善的企业,一个不是真正去关注和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如何能够获得顾客的真心和忠诚,迟早会被滚滚的全球化浪潮所吞没!最后,笔者真诚地希望中国移动能够尊重近3亿用户,拿出实际的行动,充分满足和保证用户的利益。

  如果中国移动一定要选择停留在用户的对立面,站在原来就落后的地方,外界所有权威美誉,都只能是自欺欺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和良好盈利的企业根基,终会在某一天被它的用户所抛弃!如果中国移动一定要选择“不可移动”,也不再移动,肯定是无法通往全球的!也就无法实现其“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宏愿!如果在某一天,中国移动能够早些转变,不再那么死板,也不再那么机构官僚,迟早有一天会成为公认的全球化企业!但是,如果中国移动一拖再拖,不愿客观地面对现实,现在的辉煌只是将来陷入困境的能量积累,因为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曾经说过,“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中国移动,如果真的不可移动,还能全球通吗?中国移动,请先在神州把服务做好,才能在全球行得通!真正全球化的企业,在于管理细节的不断完善,在于对用户权益的充分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狂妄地以我为主,以官僚僵化的姿态来面对用户提出的合理要求!醒醒吧,中国移动的高层管理者们,不要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面对你们的衣食父母!

  (作者简介:伍建乔,10多年专注于管理、品牌、企业文化和营销From EMKT.com.cn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欢迎与各位朋友探讨企业经营管理规律。非本人授权网站转载时须注明文章作者,以示尊重版权。 E-mail:elaoxixng@s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中国移动实现开放的前提是把握客户需求 (2011-12-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广告宣传大刮亲民风 (2011-1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为什么不能只做管道? (2011-11-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2010-1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品牌之路走向何方? (2010-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3G帝国反击战”的失策 (2009-05-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蒋军)
*产业链缺失下的中国移动3G谋略 (2009-04-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鹏林)
*从中国移动的服务案例浅谈服务力 (2009-02-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羿锋)
*中国移动:渠道繁荣背后的隐忧 (2007-06-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对中国移动客户服务工作的战略思考 (2001-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正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