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吉庆时分,王老吉的不吉之兆!

吉庆时分,王老吉的不吉之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10-28, 作者: 杨江涛, 访问人数: 3937


7 上页:第 1 页

  第二点,战略上的失误:

  “上火”这个需求已经被充分激发起来了,上清饮、何其正、溪黄草皆虎视眈眈等着瓜分“上火”这块肥肉,还没有做好总攻的准备,王老吉就自动撤离战场,去跑到可口可乐大瓶装的阵地厮杀去了。大有把这块肥肉拱手让人的意思。倘若对可口可乐大瓶装的攻城久攻不下,后方阵地被其他已经眼馋得上火的凉茶品牌瓜分,那王老吉就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了!

  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老吉抢占吉庆时分败多胜少。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广作,而去跑到人家的阵地里耍横。

  “吉庆时分”是个红海,可口可乐大瓶装的“分享”就不说了,“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东方喜炮”,“金六福”不知道有多少酒饮早就挤破头了!还轮得到王老吉来凑热闹?大概不但个人的成功极易造成“个人膨胀”,连一个品牌也会“品牌膨胀”,以“小”赢得美国市场的大众车,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生产起了大车,结果却被日本车挤出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

  “远交近攻”在王老吉这里成了“远攻近交”,一旦攻不下,退不回!试看王老吉情何以堪! 

  第三点:战术上的失误:

  如果说战略上的失误可以通过战术的胜利补救的话,那么王老吉似乎在战术上亦无什么准备。

  我们先来看看“怕上火”的成功之处,在来看看“吉庆时分”有否继承了这种成功基因,“怕上火”妙在一个“怕”字,一个“怕”字不但避开了“下火”的功能性承诺,还拓宽了产品的使用条件,品牌对应的条件不是真正的“上火”的生理需求,而是“怕”的心理需求,上火的人对自己是否上火,是无法判断的,而对自己是否“怕”上火,却是非常容易判断的。

  笔者在“对号入座”营销里专门谈过这个论题,详细请参阅:http://blog.sin.com.cn/s/blog_629873640100fnjj.html

  没有不怕上火的人吗!并且当初的王老吉很清楚在那里落地执行,那就是餐饮,只有吃东西才容易上火,所以王老吉迅速窜红,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再来看看,“吉庆时分”,消费者如何识别,首先“吉庆”这两个书面语言,大概跟“吉庆有余”诸如此类的文言文有关,虽然多数消费者都知道吉庆是什么意思,但却不是老百姓习惯的语言,如果说“吉庆”跟王老吉的“吉”有关联,还能说得过去的话,那“吉庆时分”实在不是消费者所能判别的“自身状态”,正像“买电器,到苏宁”这样的论调,电器是商家对商品的归类,而消费者要买的不是电器,而是空调、电视、冰箱这样的具体品类,没有消费会告诉你,“我今天要买电器”,而是“我今天要买台冰箱!”,“电器”这个概念在消费者的“记忆检索”系统(参阅http://blog.sin.com.cn/s/blog_629873640100fnjq.html)里找不到。所以“买电器,到苏宁”是一句无效的自欺欺人的话。

  那么我们再看看“吉庆时分”,如果说“欢乐时刻”的话消费者还能识别自己的状态,因为消费者对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还是有判断的,换句话说,消费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高兴,但“吉庆时分”似乎离消费者自身情绪有距离,而更靠近“60大庆”,“中秋”“春节”的某些仪式。如果说“中秋时节,喝王老吉!”消费者尚能“对号入座”的话,那“吉庆时分”可就“相当”抽象了!举个例子讲:消费者在过中秋节时,他能判别的是中秋节,团圆之类的,而不能直接跟“吉庆时分”关联起来!

  一个“吉庆时分”能在概念上统领起所有的节日、聚会,但这个概念跟消费者切身体会太远,没有那个消费者在过中秋节时间突然想起“吉庆时分”这个情景,而只会在中秋节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和自己欢乐的情绪。

  “吃饭喝啥?天地一号!”让消费者多么容易识别自己的状态呀!如今,王老吉已经满足于餐饮的定位!王老吉,我要告诉你,你不在乎自己的阵地,别人正巴不得呢!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570990455,电子邮件: yangjiangtao@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谁逼急了王老吉 (2011-04-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卫荣)
*王老吉“克扣门”背后的形象分裂 (2011-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路胜贞)
*王老吉销售瓶颈的背后 (2010-06-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华平)
*1.1亿,典型的“王老吉式”事件营销 (2010-04-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蒋军)
*王老吉辉煌 昆仑山能否延续 (2010-03-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明利)
*“先声夺金”:王老吉自慰式营销 (2010-03-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永平)
*学习王老吉:让黄酒从区域走向全国! (2010-0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长春)
*王老吉“添加门事件”起死回生的内幕 (2009-11-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桂建洪)
*王老吉:或将兵败“昆仑山” (2009-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辉树)
*王老吉的局限 (2009-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桓)
*王老吉的昆仑山:出师未捷身先死? (2009-07-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亮)
*王老吉:标杆化的危险 (2009-06-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景新)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