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优秀销售员的成长之道(修省篇) 7 上页:第 1 页 勤于学习 贵于实践 英,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进入电脑的知识是信息,进入大脑的知识是记忆,只有进入习惯的知识才有力量,因为它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使知识进入习惯转变为力量,唯有靠反反复复的实践。 子夏曰:“日知其所云,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学习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每月温习一下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叫做好学习了。 子夏又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地学习,并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而且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贡再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好比月食和日食;犯了错误,人人都看得见它;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 人的一生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是否善于自学。只有学习,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永恒的成功之母。事事学,时时学,处处学。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人生学习化。 智莫大于网疑,行莫大于无悔也。最大的智慧无非是能够解决疑难问题,最了不起的行为无非是一往无前,不后悔,不踌躇。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拥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在于你是否具有检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汇合众人的智慧,可以探测神秘的上天;兼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独立作出决断,这只能由一个人来做。这是进行重大计划的方法。这段话点出了集思广益和独立决策的关系,也指出了决策的一般过程。这里的‘众人之智”,包含了众人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对此信息的各自独立的处理。通过集中各人的意见,最后由最高管理者作出决策,这是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 一个不学无术的销售员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决不要把我们的学习看成是个任务,而要看成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你们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王守成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所以,我们坚信这样一个原则,理论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则是它的钥匙。 训练右脑 拓展思维 左脑思维的三个优势:①语言思维②逻辑思维③定量计算 右脑思维的三个优势:①艺术情感②形象思维③直觉感悟 诗仙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圣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右脑的功能,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情感和形象思维。当然也有左脑的语言思维的功能。 英,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修,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心智的任何缺陷皆可通过适当的学习得以弥补,正如身体之疾患可以通过相应的运动加以矫正那样。 坚定意志 不断进取 有位哲人说,我在沙漠中曾经亲眼看到,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面;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而走的骆驼却在继续前进。所以,事业常成于坚韧,毁于急躁。 故事: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工作,为镇政府看门。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啊。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整整磨了60年。 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终于,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那就是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子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当代的销售人员,你能执著地把手上的小事情做到这样完美的境界吗? 故事:极限训练 一位年轻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然后把盒子交给了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抖,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 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这时他有些震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往上爬,全身都湿透了。当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有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两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 “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部释放了出来。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立起来,直视着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忍耐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很多当代的大学生,当你们走上销售的工作岗位后,是否也是持有这样的心态呢? 成功者的共同特质就是在意志上的超人一等:志向宏大,永不满足,意志坚韧,百折不挠,执着追求、不懈奋斗,勇于拼搏,不断进取。 万法唯心 心生万法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当我们了解到知识的力量如此之大时,我们会产生自愿去追求天道,追求知识的意愿。进而我们会自愿去学习,以使自己的智慧能如海洋般的浩瀚,这时,我们能涵容一切,与人相处就无任何障碍存在。 要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要造就什么样的人,唯有自己的心所能够塑造。而心思所向,则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佛法浩瀚,修行之路十分艰难和坎坷,成佛就更加不易。为求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它能在迷茫中给我以指引,在无助是给我以力量,在前行时给我以智慧,在抉择时给我以方向。 结束语 故事:老和尚挖井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 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未来当我的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成就大事,要从细微处入手。因此,有道的人始终不像在做大事,所以才能成就大事。 在《大般若涅槃经》中,佛祖在圆寂之时告诉自己的徒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用既定的生活目标作为航标灯,百折不挠地向彼岸前进。” 当代社会已经经历了巨变,战场也变了,但是,我们坚信,始终不变的是对智力的竞争。我们对待爱情要像地对待工作那样多一份理智;对待工作要像对待爱情那样多一份热情。 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恩格斯指出:一要生存,二要享受,三要发展。这三者构成了总体的三个维度。生存之本在于体,享受之本在于乐,发展之本在于学。 追求财富,不能忘记珍爱生命;珍爱生命,不能忘记胸怀梦想。失去了生命的财富,顷刻之间化为泡影;失去了梦想的生命,犹如行尸走肉。拥有梦想的生命,才是最伟大的。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销售人员都进行修省,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实现自己心中梦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钱自胜先生,中国科学院合肥安恒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经在几个著名跨国企业担任中高级管理者。从1999年起,一直从事医药企业管理顾问工作,为几十家医药企业做管理顾问,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钱自胜先生特别擅长营销From EMKT.com.cn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销售队伍组织管理和实战培训方面也有独到的专长。今年初,钱自胜先生又加入了“康缘药业”,任江苏千家药店联盟的执行总监,亲自策划与实施当代连锁药店的盈利系统,得到了广大连锁药店总经理的高度评价。欢迎与作者探讨各种观点和想法。电话:13918981938,E-mail:simonqian18@soh.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