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转型失败误区 7 上页:第 2 页 营销模式转型 某药品(B)企业,生产妇科用品,专治妇科炎症。由于企业特殊背景,从成立之初便利用其独特资源和关系,开创了的特有的销售渠道,用会议营销的模式,一直产销两旺。几年过后,这种会销模式的效果逐步下降,企业愈进军OTC终端市场,于是便招兵买马,从知名大企挖来副总裁,成立策划部,投资上千万元,全面招商,高调挺进医药终端市场。 然而二年过去了,B企业进军终端的转型终成梦想。这些空降高管的宏伟蓝图一个也没实现,招商不顺利,销售更是遇阻,广告宣传投入了大笔费用,却没能撬开终端金矿的缺口。不得已,B企业只得将OTC销售权卖给一家专业医药销售代理公司,自己又回到会议营销上艰难耕耘。 B企业就是营销模式转型的典型失败案例。我把B企业的转型失败主要归结为以下二点: 误区1:急功冒进,全面开花 简析:B企业在原有销售模式遇到困难之后,急于转型,而且一上手就是大手笔,希望能迅速打开全国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想法固然没错,但错就是错在操作上。转型之初,B企业也许有钱投入不假,但有再多的钱去硬砸市场却是不可取的,从会议营销转向传统销售,企业没有操作经验,没有经销网络,没有利基市场,产品社会认知度几乎没有,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全国市场开发,显然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前期即使招商顺利,因为没有合作基础,没有市场经验,也会因此而砸了自己的市场和牌子。 建议:企业营销模式转型,包括新品上市,必须要先进行试运行和试销,先在区域市场进行操作,摸索经验,完善方案,培养人才,树立样板,然后再进行复制和全国推广,这是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式,切不可急功冒进,全面开花,否则企业只能为自己的失误付出惨痛的代价。 误区2:全盘复制,照猫画虎 简析:B企业在转型时,高薪引进人才,这一点固然没错,但很多大企业高管往往却乏创新能力,做事按部就班,因为他们习惯了大企业那种细化分工,各负其责的工作方式,同时,很多引进的高管一到中小企业,都会发现企业有太多的落后和管理不完善的地方,于是便全部按照以前的一套老模式管理企业,但中小企业毕竟不同于大企业,它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要说企业的现实情况不允许,很多优秀的老员也一时难以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而一旦新高管的管理宣告失败,对企业而言,加上老员工流失,损失可就更为惨重了。 建议:建国之初,我们全盘学习苏联老大哥,吃了很多亏,改革开放后,提出中国特色,取其精华,抛其糟粕的战略思想,中国终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我们看看很多企业在招聘高管时,动辄则要求在相关大企业、同等工作岗位工作5年、10年以上经验,但我要问的是:这样的企业真的适合招聘单位吗?有的企业如愿以偿的招到这样的人才,又真的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之中的发展了吗? 企业转型,事关重大,转型要成功,也绝非一日之功,而转型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多如牛毛,小的问题也许并不足已伤筋动骨,但战略性的错误一定不能犯,错则大伤元气。我们总结失败经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有所借鉴,也愿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宋玉锋,实战派营销策划专家,中国管理策划流派的创始人和倡导者,工业品研究院、《工业品营销From EMK.com.cn》第一专家团委员、特邀顾问,国内多家专业杂志特邀作家,电话:13279296439,E_mail:song6372@sin.com,网络实名:宋玉锋,QQ:53624861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