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吉利收购后沃尔沃面临的四大考验

吉利收购后沃尔沃面临的四大考验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12-29, 作者: 王利锋, 访问人数: 1890


7 上页:第 1 页

 

  考验三:如何刹住沃尔沃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的颓势?  

  其实考验李书福的最大考验在于如何能够刹住沃尔沃十年来不停滑坡的颓势,1996年,沃尔沃在全球豪华汽车中占得份额为12%左右,在2004年,降到了10%左右,到2008年,降到了8%左右,前面是奔驰、宝马、奥迪这对德国阵营的绝尘飞奔,后面是雷克萨斯、英菲尼迪、阿库拉日系豪华车阵营的疯狂蚕食,沃尔沃和萨博这对瑞典明珠成了可怜的难兄难弟,业绩其实是每况愈下。  

  沃尔沃一直以“安全”的定位称雄豪华汽车界,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声誉,不仅仅安全技术与安全理念引领全球汽车的发展潮流,在环保与新能源领域,沃尔沃的技术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  

  难道有这些就足够了称雄车市吗?似乎不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挑战人们常规思维模式的现象,在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里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通用汽车公司技术创新发明寥寥无几,而技术创新最多的倒是那个一直处于挑战者地位的克莱斯勒,这种状态基本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因为汽车已经不是一个贵族产业了,而是一门精明人的生意,起决定因素的不是技术领先,而是讨巧的生意,不信你盘点一下,现在横行全球的日本汽车,在汽车本身的技术创新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做模仿和改进,通过改进流程工艺和生产体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日本汽车主要在两个方向做了努力,一是节油:针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确定了开发节油小型车的发展思路,期间也并没有非常独特的技术创新,大部分是采用了非常讨巧的方式,例如降低车辆的自重,减少不必要配置和提高发动机利用率的方式。二是质量,日本汽车通过例如“六西格玛”等精益制造模式,大大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在当年,相比其他品牌汽车故障频出,日本汽车可以说是为用户创造了惊喜。

  相比我们来看这两个瑞典汽车品牌,他们的造车理念中似乎多了一些贵族般的自爱,少了一些生意人般的精明,看看近一百年来彻底没落的英国汽车工业,我们不得不为贵族般的欧洲造车模式担忧.作为沃尔沃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弱势管理带来的“自由”,也不仅仅是大把的金钱作为后盾,而是“改变”。  

  考验四:吉利汽车如何沃尔沃汽车实现和谐共振?

  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大笔资金帮助沃尔沃重整兵马再次崛起而已,他盯上的是沃尔沃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与经验,甚至是某些车型的生产权益,通过收购沃尔沃,可以利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方便地从沃尔沃手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东西,这种沃尔沃与吉利之间的互动能否和谐也是存在未知数的,一来,在福特旗下的那些年,沃尔沃由一个健全独立的汽车研发体系旁落为福特全球研发中心之一的全球安全技术中心,沃尔沃品牌与福特旗下其他品牌一样,均是建立在福特全球汽车平台之上了,这样沃尔沃已经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车型平台,这对沃尔沃后续开发新车型非常不利,可能要牵涉到与福特的知识产权纠纷。不仅仅没有了独立的整车平台,独立开发整车平台的人才与技术体系也已经不是很健全了。这样一来,沃尔沃能有多少后续的车型与技术能输出给吉利,是个未知数。其实上汽入住双龙汽车面临的尴尬绝不是一个个案,沃尔沃工会的强势地位将会对吉利从沃尔沃获得技术带来更大的困难。

  至于吉利方面在中国市场方面能否给与沃尔沃的帮助也是个未知数,吉利的现有渠道体系与人才结构在国产品牌中也算是低端的,与沃尔沃所需要的差距太大,几乎没有相互协同加强的可能性,其实吉利除了给沃尔沃出钱之外,其他方面能被我沃尔沃利用的价值实在有限,基本打不成和谐共振。

  当然一切皆有可能,李书福是中国汽车界少有的让人争议又能创造奇迹的人,也许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有个更为高明的商业智慧,这就不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揣度出来的了,就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这一场精彩的大戏。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北京特派营销战略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联系电话:13911259940,电子邮件: wanglifeng1000@soh.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诊断沃尔沃品牌定位 (2011-12-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永成)
*为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泼瓢冷水” (2009-12-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蒋军)
*沃尔沃,吉利不收购谁来收购?! (2009-09-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福来顾问、娄向鹏、张正)
*吉利升级,值得敬佩 (2009-04-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福来顾问、娄向鹏、张正)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