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早教企业如何规划产品线 7 上页:第 1 页 而且,这棋类产品对企业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这些能力要求分布在如下方面: 1. 硬件设施要求不同。教育产品服务主要是教室的布置和教具投入,而托管服务则涉及到厨房、卫生、安全、保育、保健等等。其他类似。 2. 软件要求完全不同。这不仅仅是内容不同,涉及到的理论不同,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素质和服务方式的要求完全不同。比如亲子关系要解决亲子感情与互动的问题,往往主要的对象是父母;婴儿托管与教育产品则主要面对婴儿,父母只是决策者。因此这两类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完全不一样。 3. 不同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从而家长在做消费决策的时候起行为特征也不同。婴儿用品服务与婴儿托管服务之间在消费心理上简直的天壤之别。 4. 最后,因为产品特性和软硬件要求不同,其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也不同,导致其消费层次也有天壤之别。比如婴儿托管服务绝对属于高端人群的专利,而亲子关系服务则不一定,游走在不同的阶层之间。 虽然每一类产品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从而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来,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除了婴儿教育用品以外,早教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某一类产品上则其存活率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特定消费层面的儿童数量在一定区域内很小。我国现在的出生率约为1.5‰,一直三周岁的婴儿的比例在4.5‰左右。在这么狭窄的人群中,再进行细分,寻找合适的目标消费人群,则其群体规模更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如果企业需要存活,只有两条路:单位价格飙升,但这会导致市场范围更小;适当多元化,分摊成本。 因此,早教企业设定自身的产品体系的时候,必然要在这七大类产品中将做合理的组合。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思考。 第二个层面的思考涉及到这七大类产品内部的分类问题。 即便以教育产品/服务体系为例,至少有如下的子类: 1. 智力开发类课程。 2. 综合素质培养类课程。 3. 音乐类课程。 4. 综合才艺类课程。 5. 绘画类课程。 6. 国学类课程。 7. 语言类课程,包括汉语与外语。 8. 感统类课程。 这里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婴儿年龄太小,在2周岁以下的时候基本是无意识的状态,2-3周岁也是意识不很明显的状态。上述任何一类课程的教育形式都与幼儿园的课程形式完全不同,带有综合的特征。比如音乐课程,和智力、听觉、触角的培养都有关系。如何处理专业与综合的矛盾,也是产品组合是必须明确的原则。 那么,在选定某几大类产品的组合之后,还要在子类上做好选择。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早教企业产品组合的规则: 其一,大类兼容规则。从服务内容和软硬件设施上都能够有平顺的过渡,这样的组合能够形成相互支援的体系。比如从婴儿委托管理向才艺类课程过渡是很容易的。 其二,子类优选原则。以教育产品和服务为例,其下至少有8类课程体系。将这些课程全部搞出来是不现实的,大而全不如小而强。可以优选几项。 其三,明确主打产品和辅助产品。一定要主业明确。早教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最大不同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会将就,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最好的。因此,没有一个家族会认同一个企业是全能的说法。 其四,明确赚利润的产品和赚人气的产品。一定要明确,什么产品或者服务能够使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这样的产品是赚利润的。其他的产品和服务无非是拉动人气,创造附加值的。 在这些规则基础上进行细致梳理,早教企业的产品组合基本上可以达到实用、实战、有效的水平。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yirubiz@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