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明行业播下“英特尔模式”的第一颗种子 7 上页:第 1 页 产业大势所趋 就像2004年的手机业一样,作为新能源先锋的LED照明业,现在正在迎来它的高潮。 2009年12月7日,伴随着激烈争论的哥本哈根峰会开幕了,低碳经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可持续的低碳和绿色经济将会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工业时代的粗放型、能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后工业时代的集约型、低碳绿色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新能源、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都将得到巨大的中长期投资机遇。 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很显然,低碳经济就是国家未来的战略方向,其中作为低碳经济的先锋,LED照明必将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 “半导体照明技术革新正在改变百年传统照明历史。进入能源高消耗时代,全世界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LED照明这项‘照亮未来的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照明领域的第三次革命上。”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绝好前景的技术产品,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冠志不吝惜用上最高级别的词汇,“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固态光源,LED照明的优势显而易见,比白炽灯省电80%以上,比汞灯、钠灯节电60%以上。因为其无与伦比的节能、环保、长寿、可控性等技术优势,LED照明已经成为近年来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已经正式拉开全面替代传统照明的序幕。”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时代来临”,“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LED照明取代传统照明将指日可待。2009年,中国内地道路照明市场上路灯的数量高达2800万盏,而每年大约新增及更换的路灯为300~400万盏。如果这些路灯全都换成LED路灯,这将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显然,这是一座挖不尽的金山。 “LED产业的春天就要到来,需要一场及时雨,即政府的支持。”招商局科技集团产业平台总监何林说。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给予LED企业足够的资助,通过立法使市场更加规范,就可以帮助企业度过发展初期的难关,促进产业的高速增长。 尽管早在2003年6月国家科技部就启动了“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但这个市场真正热闹起来,还是因为2009年“十城万盏”这针强心剂。金融海啸让完全依靠国外市场的中国光伏产业一片悲戚,而同样属于新能源的中国LED照明产业却因为受益于“十城万盏”计划红火了起来。 新能源兴起投资热,至少一半原因在于政府。没有政府的补贴,一个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很难发展得起来。日本、美国、德国、韩国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中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发展LED照明产业。“2010年中央将协助地方政府设置LED路灯,同时将LED照明纳入发改委的补贴项目。”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阮军说。 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早已将之视为拉动百亿甚至千亿GDP的重点产业,拿出重金对其进行补贴。即便是像广东江门这样中等规模的地级市,政府也出台了颇具诱惑力的政策—《江门市促进高新区LED照明产业发展暂行优惠政策》,其中规定:对一次性购置LED照明外延片生产用全新MOCVD设备5台以上者,其中每台蓝绿光MOCVD补贴资金1000万元,每台红黄光MOCVD补贴资金800万元;而当地对LED照明产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则可以获得200万元的高额奖金。 “掌握外延片、芯片技术的本土企业是各地政府争先引进的香饽饽,在哪儿安家落户都是一件大事。”三安光电董事长林秀成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天津考察,都是当地政府的市委书记作陪,毕竟绿色GDP这几个字眼,哪一个地方政府官员听到都会眼睛发光。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在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各地的LED照明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激情高涨的企业汇聚在LED照明的大旗下,上演了一出出政府搭台、企业一展歌喉的竞赛秀。许保金说:“关于LED照明的发展,政府会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但是仍以企业为主体,依靠市场行为来驱动。” 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大力推动及支持下,LED照明将迎来异常振奋人心的未来。渴望在新能源狂欢时代分得一杯羹的创业者奔走在国家部委之间,试图拿到最优惠的政策;曾经空荡荡的半导体科研所、实验室经常会挤满来自各地的投资者;与LED照明沾边的论坛、活动现场经常会出现嗅觉灵敏、怀揣热钱的风险投资商的身影。诸多利好政策激活了庞大的内需市场,而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本土企业的投资激情高涨。 事实上,在政府政策的刺激下,LED照明产业机会与风险并存。过度投资在这个行业里初步显现,大家一窝蜂地将大笔资金投入研发环节,试图以技术抢占产业链各节点的制高点。伴随着行业的疾进式发展,产业链也越拉越长,分工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对传统照明企业来说,LED照明是一个由技术构筑的另一个世界,虽然那里热闹非常,但在技术、资本的双重隔离下,它们始终无法融入其中。LED灯具迟早会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节能灯,这是一个大趋势,传统照明企业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期待新的商业模式将它们带入LED照明的新世界。 在照明业营销专家张护明看来,LED照明业的现状与四五年前的手机市场何其相似:LED照明业的准入门槛太高,只有具有相当的资本和技术才能进入这一领域;LED照明终端产品价格过于昂贵,导致市场无法爆发式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链过长,导致产品开发周期长;技术领先型企业涉足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由于分工不明晰,规模化制造尚未成型。 科技产品的市场普及规律总是从复杂至简单,随着LED照明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复杂的产品制造简化为人人都可操作的组装式生产流程。“LED照明业最终将催生类似联发科的企业。”张护明说,“LED照明的普及与行业的兴盛,需要这样的企业。只有打破现状,让大多数企业都能参与进来,整个产业才会做大、做强。”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