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B2C:光鲜下的集体迷失 7 上页:第 2 页 反思“中国式”B2C 诚如上文所言:脆弱的供应链,脱节的服务体系,以及异常混乱的企业战略规划,让中国的B2C们集体挣扎在崩溃的边缘。 是时候反思一下了!到底是B2C忽悠了资本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包装了B2C,至少,目前这一切看上去并不美。 反思一:成本优势是异想天开的数字游戏 B2C真的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么? 如果把B2C和实体之间的各项成本结构进行分解,并相互匹配,你会发现,“B2C比实体具有价格优势”,压根儿就是个低劣的数字游戏! 以服装行业为例。 实体企业在产品生产出来后,以30%的毛利标准设定出厂价,并以3倍左右的加价率供应给经销商;而B2C们号称砍掉了中间流通环节,直接把60%~70%左右的渠道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从而实现巨大的价格优势。 从字面上看,的确如此,但如果把B2C的成本结构也分解一下,并和实体成本结构匹配起来,你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以目前自有品牌的B2C企业,平均的ROI值1:2.5计,广告成本占了40%,再加上运营成本、物流成本、货款代收结算成本,这又至少占了10%以上,两者相加50%,甚至更多。这两块成本,事实上承担的是实体零售中渠道的功能。实体零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专柜,所以运营成本、物流成本、货款代收结算成本是没有的;实体零售,商场自身的庞大客流,已经解决了品牌的客流问题,所以商场的扣点,其目的类似于B2C的广告,但B2C和实体相比,又多出来软硬件和呼叫中心两块成本。 所以说,如果产品的质量一样,实体60%~70%的渠道成本,和B2C60%的销售成本(广告、运营、物流、软硬件、呼叫中心、代收货款等成本)不相上下。当然,如果产品质量差一点,把生产成本控制下来,再把价格定得低一点,用VC的钱,来贴补企业亏损,B2C和实体之间,应该可以挤出10%~20%的价差,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价差是不具备长期的维持能力的。 再以百货行业为例。 知名百货品牌在给网上商城供货时,不可能提供比诸如家乐福更低的供价,这是规矩!以目前百货给KA的30%扣点为例,网上商城在销售这些百货品牌时,它的毛利空间最多只有30%(当然,杂牌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网上商城还需额外承担广告、配送、代收货款等所有的推广和运营成本。依我看,就算按照品牌的指导统一零售价进行销售,这些网上商城要盈利都略显困难,更别说还要卖得比实体更便宜点。当然,如果B2C们仗着屁股底下有美金垫着,愿意亏本挣吆喝,我们管不着。 上面这两本账一算,已经很清楚了,B2C模式事实上并不具备零售价格优势,我们姑且把它看成是创业者忽悠投资者的数字游戏,或者是投资者为了包装资本商品,编的一个美丽谎言。 反思二:B2C的优势何在? B2C是什么?是一种具有绝对价格优势的全新商业模式! 这就是目前对B2C的主流观点。 如果说在本文探讨之前,你还持上述观点,但现在,价格没有优势了,B2C的核心优势真的只有“商业模式”这个壳了。 “商业模式”可以用来骗骗VC,VC再拿去骗骗资本市场,但企业经营却不得不落到实处,因为VC不可能养企业一辈子,迟早,B2C们需要依靠自我的供血机制。核心优势是目前B2C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核心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决定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决定品牌的持续获利能力。 挖掘一种商业模式的核心优势,需要平衡三个指标:竞争优势、赢利能力、拷贝门槛。 竞争优势指的是,和同业开展市场竞争时,胜算多少?B2C和实体企业相比(B2C面对的并不是增量市场,而是存量市场,说穿了,它抢的还是实体店的销售份额,所以竞争的另一方,毫无疑问是实体店。),产品不具备优势,价格不具备优势,品牌不具备优势,唯一能和实体拼一拼的,就有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了。 实体领域,从产品量产到开始零售,起码需要3个月以上时间,当消费者有信息反馈时,到产品调整,又需要几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是供应满足需求,而不是需求指导供应。 B2C则完全不同,市场信息完全是实时的,企业通过销售数据、消费者的声音,可以在第一时间调整产品供应策略,以确保我们供应的,就是消费者想要的东西。这种对市场需求的高速响应能力,是实体领域无法企及的。 赢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能具备持续获得利润的能力?这是对企业自身经营机制的拷问。从目前看,B2C并不具备赢利能力,因为销售成本+运营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销售额。如何赢利?必须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大幅压缩成本,让现金流正循环起来。B2C所有的成本里面,除了销售成本,其他成本都属于刚性成本,虽然具有边际效应,但压缩不了太多。 唯一具有压缩空间的,就是占据销售额40%以上的销售成本。压缩销售成本,但又不影响销量,对于实体店而言根本不可能,因为销量是由客流决定,要吸引更多的客流,就必须依靠资源投入。 但利用IT技术,B2C却可以做到“微成本”跟踪、维系客流,或许1个消费者第1次进入B2C网站,需要10块钱,但只要促使她留下痕迹,那么下次,我们或许可以用1毛钱,就能让她再次光顾我们的网站。赢利的机会,存在于消费者的二次光顾。 拷贝门槛,那一点最简单,也最难。优势不被拷贝?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全世界第一!任何硬实力,包括技术,都可以被我们拷贝,譬如满大街的*Phone,知道乔布斯为什么很少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么?他3年的心血,我们的地下工厂3个月就破解了。 硬实力可以被拷贝,软实力却永远无法超越,我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拷贝iPhone,但不可能在苹果之前就能推出3G版的*Phone。同样道理,B2C的快速反应优势,也可以成为一种制度性优势,它完全依托于B2C而存在。 分析完竞争优势、赢利能力、拷贝门槛,B2C的核心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利用IT技术平台,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实现消费者贡献最大化,进而实现持续的赢利能力。 反思三:B2C营销战略“广告化” 谁说B2C营销就必须打广告? 谁说B2C打广告就必须打网络广告? 谁说打了网络广告就一定有销量? B2C之所以让城外人觉得是个烧钱的行当,最主要的是技术人在干营销。在他们看来,营销就是广告,互联网营销就是互联网广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2009年这么差的年景,三大门户网站首页,铺天盖地都是B2C们的广告。但事实上,广告只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工具,不能解决任何营销问题! 因为广告不能解决购买成交率的问题,广告不能解决购买客单价的问题,广告也不能解决二次购买率的问题,广告更不可能解决负利润的问题。 CTR(流量点击率)为什么只有0.5%?显而易见,这是营销诉求的问题!目前通行于B2C界的“产品+价格”的货架式广告,对有显性需求的消费者,是有效的,但对于那些没有明确需求的呢?他们自然不会去点击,没有点击就没有客流。 有显性需求的消费者,毕竟只占广告曝光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于是CTR也就只有可怜的0.5%!所以说,货架式广告,只适合在那些购物类社区网站进行投放,而在其他类型的网站,譬如门户,必须投放需求刺激类广告,只有这样,单位流量的点击率才上得去!广告费才不会被浪费! 刺激需求,并满足需求,这属于最基本的营销常识,大部分B2C人知道吗? ECR(订单转化率)为什么只有1.5%?显而易见,这属于终端生动化问题!为什么在实体终端,成交率可以有20%、30%,而在B2C网站,只有可怜的1.5%?终端生动化工作没开展起来! 对于B2C而言,网站就是终端。想一想家乐福、大润发、易初莲花,为什么一个本来只想买瓶酱油的,出来的时候推着满满一车商品?这就是零售卖场终端生动化的威力!多点陈列!交叉陈列!集中陈列!人气地堆!收银台端架!POP海报!驻场推广…… 决胜终端!这属于最基本的营销常识,大部分B2C人知道吗? ROI(投入产出比)为什么只有1:2.5?显而易见,这属于会员营销问题!消费者到了你的终端,第一次尝试性购买了你的商品,营销才刚刚开始!回访、沙龙、会员专场、积分活动、以旧换新、会员神秘礼品……在实体零售中,老会员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比比皆是。 老会员决定利润,这属于最基本的营销常识,大部分B2C人知道吗?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编辑部, jamesfan@vip.soh.net ,010-58790767。与作者一起关注营销From EMKT.com.cn、一起关注企业成长。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