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欧莱雅卖洗发水,有多少栏要“跨”?

欧莱雅卖洗发水,有多少栏要“跨”?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3-11, 作者: 王逸凡, 访问人数: 4992


7 上页:第 1 页

  第二道栏:从阻击中突出重围

  总容量数百亿元的中国洗护发市场,不光是欧莱雅垂涎欲滴,同时盯上这块大蛋糕的还有2000多家企业、近4000个品牌,竞争非常惨烈。

  2009年9月,随着欧莱雅洗发水在国内一、二级市场铺开,众多大超市内纷纷上演了各大品牌洗发水争相促销的剧情——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拉芳等品牌一字排开,赠送旅行装、超值家庭装、买二赠一……“火拼”程度可见一斑。

  在同业竞争中,欧莱雅最大的挑战是:在以开架式终端为主渠道的一、二级市场,洗发水市场3+2竞争格局已经确立——外资有宝洁、联合利华、拜耳斯道夫(丝宝日化),本土品牌则是霸王和迪彩。这5大企业各有优势,哪一个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尤其是宝洁一家独大,飘柔、海飞丝、潘婷“三驾马车”长期占据着国内洗发水的半壁江山,顶峰时期甚至达到70%的市场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宝洁就是中国洗发水行业的游戏标准与规则的制订者。虽然欧莱雅宣称推出大众洗发水“不是要针对哪个竞争对手”,它要想在一、二级市场收获“巨大的销售额”,就免不了要抢这5大企业的蛋糕,其中最大的“掠食”目标恰恰是老冤家宝洁。

  对于欧莱雅的“挑衅”,宝洁表示对在竞争中胜出很有信心,它可不是盲目自信。其实,在洗发水领域,欧莱雅与宝洁的恩怨由来已久。此前欧莱雅中国旗下已有卡诗、欧莱雅专业美发和美奇丝等专业美发品牌,它们的销售渠道是发廊及专业美发店。就在欧莱雅的大区经理、销售代表定期拜访各大专业美容美发发廊时,宝洁借“飘柔”、“舒蕾”与“潘婷”几款主打产品,通过海量的广告,形成深入人心的大众普及率,从高级白领到下岗职工的洗浴间里,宝洁产品随处可见。在专业美发领域,宝洁则推出了“沙宣”品牌,借助强大的宣传攻势“蚕食”欧莱雅的传统市场。而欧莱雅虽然出身名门,在行动力上却“很慢很落后”,面对宝洁咄咄逼人的攻势显得非常被动。

  这一次欧莱雅凭借专业美发的技术优势,在中国推出大众洗护发产品与宝洁全线作战,可它要想短时间大翻身并不容易。从欧莱雅前期的传播来看,它对自己的新产品很有自信——“欧莱雅不会轻易推出一款产品,除非我们认为它已经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酝酿了5年。”不可否认,欧莱雅的产品品质口碑不错,其新推出的大众洗护发产品也有可能比竞品更好。但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竞争阶段,光靠“更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赢得竞争,“更好的产品”市场业绩不理想的例子比比皆是。

  专业级产品是欧莱雅的优势,也可能成为它的瓶颈。欧莱雅在市场推广中强调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好的产品),走的是阳春白雪路线,这固然可以为洗发水产品带来更高溢价,同时高高在上的姿态,也足以让普通大众对它“敬而远之”。而宝洁一向以亲民著称,其广告、公关都非常生活化,所以很有大众缘。在大众洗护发产品领域,一个打“专业”牌,一个打“亲民”牌,谁的市场会更大呢?不言自明。

  即使欧莱雅认为自己就是要走专业、高端路线。在这一层面上,它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强劲对手的挑战。同样有着专业美发经验的施华蔻和威娜两个劲敌,此前就已走出美发沙龙,走进超市直接面对消费者。高端美发品施华蔻来自德国汉高旗下,进入中国虽然宣传力度不大,但其润物细无声的增长速度却有目共睹。另外在欧莱雅主攻的“修复受损发质”领域,也早已有对手盘踞于此:潘婷的“时光修护”系列、力士的“焕然新生”系列——同样是修护类产品,同样是国际巨头旗下,且价位与欧莱雅大众洗发水相当,可谓旗鼓相当、针锋相对。

  竞争无处不在。或许欧莱雅并不惧怕竞争,但如何从强大对手的阻击中胜出,确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欧莱雅凭借强大的广告优势,迅速成为修复领域的NO.1——即使不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也因为广告的影响成为市场第一品牌。  

  第三道栏:开拓三、四级市场

  三、四级市场是业内公认最具潜力的市场,因此近几年中外日化巨头纷纷将渠道下沉,力争抢得未来的主动权。宝洁有策略的下调飘柔、潘婷等主力品牌的价格,以便扩大二线以下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2007年4月,宝洁还与中国商务部就构建农村现代物流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达成合作谅解备忘录,表明宝洁正在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步伐。

  在北京的新品发布会上,欧莱雅也提到产品要“推广到三、四线城市”——类似的说法曾出现在2004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品牌的时候。盖保罗表示,以往欧莱雅主攻中国市场的品牌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尽管这块市场利润丰厚,但如果要谋求更广阔的空间就必须要拓展新的市场——即三、四线城市。

  相关研究发现:在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更注重的是产品价格,而且这里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比较低;再就是,只要提供较高的经销利润,许多传统的经销商、批发市场在这些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效率,甚至比利用现代分销商更有效率;另外,在这个市场上,能见率即产品实实在在摆在货架上,比央视广告更有用。

  以欧莱雅目前的情况,要开拓三、四级洗护发市场,可能会面临几个相应的问题:首先,从欧莱雅目前的定价来看, 25-39元的价格显然在三、四级市场没什么竞争力;其次,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崇尚简便,欧莱雅过于“专业”的形象会疏远它与目标人群之间的距离;再次,欧莱雅以“专柜销售”见长,而三、四级市场盛行大流通模式,“专柜是阵地战,大流通是游击战”,对于这种新战术,欧莱雅还要重新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欧莱雅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才可能在三、四级市场真正有所作为。按照欧莱雅的品牌金字塔战略,不同品牌对应不同的档次、价位,以欧莱雅品牌命名的洗发水目前定位中高端,延伸至中低端肯定有违它一贯的作法。欧莱雅要开拓三、四级洗护发市场,要么重新打造一个低端品牌,要么像化妆品那样收购一个本土低端品牌并借用它的渠道。但这样一来,欧莱雅之前在大众洗护发市场投入大量营销费用构筑的品牌影响力,很难“嫁接”到新品牌身上,欧莱雅将不得不重新分配资源来包装推广这个低端品牌。  

  为进军中国大众洗护发市场,欧莱雅曾经“酝酿了5年”。现在,要跨越横亘在面前的这几道栏杆,并实现它“弯道超车”的目标,欧莱雅准备用多长时间呢?

  北京百汇长流营销顾问机构首席策划师,多家管理、营销类媒体专栏作者,电话:13910907012  MSN:china2008@mai.com  E-mail:china54@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洗发水那些事儿 (2012-07-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海超)
*欧莱雅洗发水,能否创造新的奇迹? (2012-04-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谷俊)
*专卖店应该怎样卖洗发水? (2010-04-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授诚)
*2009洗发水行业现代渠道盘点 (2010-03-12, 《化妆品营销管理》,作者:郑铄)
*欧莱雅洗发水动了谁的奶酪? (2009-08-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海超)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