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管理 > “利”与管理

“利”与管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7-01, 作者: 江山, 访问人数: 1970


7 上页:第 1 页

  管理中,“利”的施予,是相互的。领导给下属施予了“利”,那么下属会反过来施予他给领导的“利”,这种“利”,就是对领导的尊敬、拥护、爱戴甚至崇拜。如果这个反向的利越多,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越强,战斗力也越强。因为,形成了“团结在以某某为核心的领导周围”,“高举旗帜”的团队,进而就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个团队,就是理想中的斯巴达方阵式的团队。

  当然,“利”的施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通常,管理者能够给予的资源(就是给下属的“利”)是有限的。比如,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你给下属涨工资的幅度和权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度的加。你给下属提拔的空间是有限的,你是经理的话,你最多给下属提拔到主管。如果你是总监,你最多给下属提拔到经理,如果你是总经理或VP,你最多给下属提到总监。其它的资源施予以此类推…资源是有限的,而下属,可能成长的空间无限(指极优秀或潜力极好的下属,通常成长空间较大,极端的,可以到无限。而一般的人,成长总是有极限的,人——总是被提拔到他不胜任的位置,这是彼得定律就讲过的道理,就不赘述了)。这个时侯,管理者怎么办呢?  

  确实很难办!但也不是没有方向。佛经中讲,布施有三个层次,分别是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佛经对这三种布施有经典的说法,我无意曲解,只是借下这个概念,谈谈我个人对“布施”的理解。)  

  “财”,是有限的,就算你是比尔盖茨,如果一直施财,也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你在布施的时候,如果不是“财”,而是“法”,教会你下属一些方法,让其更有效的成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渔”毫无疑问比“鱼”来说,是更高级的布施。那么,也达到了施予“利”的目的,而且更好。如果,你还有能力,通过“法”的布施,让下属有效成长,下属由生涩到成熟,由职场的新人到独当一面的干将,进而由内而外的产生了“自信”,即“无畏”布施。相信,你的“利”施予的更大。你获得的反向的“利”,也更多。  

  从这个意义来说,“法”与“无畏”的布施,跟“财”不同,如果你足够强大,你的这种布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今中外,大概有几个典型。比如释迦牟尼、耶稣、老子、孔子等。布施的利越多,获得的反向利也越多,越大,越容易受人尊敬,越是强有力的领导者。因此,上面列举的几位,基本上不是宗教领袖,就是圣人。  

  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同志也绝对是一个管理的高手。在毛蒋对峙的几十年中,毛泽东同志肯定没有蒋介石有钱,但他针对了中国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兄弟、工人阶级、广大的手工业劳动者、学生群体,提出了要“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建设新中国”,并且有效的实践这些理念(确实进行了土改分田,确实让工人兄弟不再受工头和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同时,有效的进行marketing传播(写文章相当于做PR,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刷标语相当于最早的墙体广告,唱革命歌曲相当于口碑或病毒传播,发动学生游行,撒传单相当于活动营销From EMKT.com.cn和DM……)。毛泽东同志“财”、“法”、“无畏”布施,三者同时全方位、深入的进行。  

  管理的受众——农民兄弟、工人阶级、城市手工业劳动者、学生不同程度的被布施了,因此,反向施利于毛泽东同志,表现为更拥护共产党,热爱毛主席,从而有效的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解放进程。

  而围绕毛泽东同志周围,因为有众多,甚至是海量的反向施利的受众存在,就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管理网络,而网络的中心就是泽东同志本人,因此,毛泽东同志管理的权限非常大,处于巨大网络中心的他,也是非常安全的。所以,毛泽东同志自秋收起义之后,就再不带枪。个人揣测,是不是他老人家也意识到了这点。  

  而相反,蒋先生在管理方面,相对于泽东同志,悟性确实差了很多。比如,他常见的手段,就是花N多大洋,送给某军阀,帮他搞定某事;给某人许诺,帮我干成某事,提拔你做司令;结果,他的团队中,永远没有解决嫡系与非嫡系团队之间的融合问题。一直在用“财”布施,这是最低阶的布施方法,如何跟泽东同志竞争呢?  

  当然,至于蒋先生的marketing功夫,更是差了好几个档次,篇幅关系,就不赘述了。  

  最后,再简单总结下自己的观点——  

  1.     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的管理;  

  2.     “人”的管理的关键在于洞察人性;  

  3.     人性的根本是人都逐“利”;  

  4.     不同的人,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他心中最大的“利”是不同的,但99%(甚至更多)的人“利”是相同的,不外乎“钱”、“权”、“名”;  

  5.     有效的管理就在于通过给下属提供“利”和创造实现“利”的有效通道来展开;  

  6.     “利”的给予,是相互的,领导给了下属“利”,下属会反向施利给上级,通常表现为对领导的尊敬、拥护、爱戴甚至崇拜。反向利越多,团队越强大。  

  7.     “利”的给予中,分“财”、“法”、“无畏”三个层次。越会灵活、融会贯通的使用这三个层次的“利”,管理者的水平越高,尤其是对后两个层次“利”的驾驭。  

  8.     当然,“利”的驾驭和施予过程中,marketing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江山,四川人,34岁,上海交大MBA,现为shopex公司全国市场总监,jiangsha.com@gmai.com欢迎转载,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