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现阶段手机区域市场现象和应对模式探讨

现阶段手机区域市场现象和应对模式探讨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8-03, 作者: 常永超, 访问人数: 1932


7 上页:第 1 页

  再者发现大部分的经销商喜欢品牌齐全,这个没有错,如果地方足够大,人员跟得上,货卖堆山是很对的,可是我们有没有从中发现,我们的卖出单款手机超过10部/月的能有几款,首先不谈资金压力和周转率的问题,就这样的销售模式,我们销售人员的意志都会慢慢被打击,因为她觉得自己了不起,想推那款就能卖那款,完全没有特定的销售目标?结果是顾客感觉这个店就是杂货店,那么您想想在杂货店顾客能掏精品店的价格去买东西吗?殊不知本身品牌机器就有号召力,三码机器是老板在冒风险经营,没有老板提供平台,她那里来的用武之地。还有就是养成了促销店员无风险比我们赚的多,赚的多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合理分享利润?而现在很多店面都颠倒了很可怕的!!!最终结果还有很多店面包括我们却还在无奈的感觉找不到合适销售人员而发愁?再者机器卖出很杂的情况,首先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那款机器质量到底如何?售后成本人为增加?要花很大心思去推销乱七八糟的款式功能机器耽误时间?还有就是你销售的机器永远拿不到优惠政策价格?

  很多经销商发现了这种杂乱销售机器的弊端后,开始整合品牌,这是开始也必将是趋势。随着价格的降低3码5码价格逐步在失去优势?我们之所以去经营3码5码机器,那是历史特定的产物,因为那时候国产品牌高高在上为3码5码机器撑价格,这些机器有价格优势,我们可以赚取更多。可是现在还在将主力放在3码5码机器的经销商,请问你们销售的机器是不是利润越来越薄,偶尔卖出一个高价的还提心吊胆的怕退机?正规手机生产价格因为要软件研发、正规入网From EMKT.com.cn、开模、上税、用好的配件等肯定比3码5码贵,可是我们有能力让其价格具备高性价比,我们不会去牺牲产品质量去追求当时的低价而后患无穷的售后,我们降低价格的措施――――――我们今年年初就和世界知名显示屏供应厂家一次性签订了几百万块显示屏,我们现在的价格比正规厂家进货屏便宜8%左右,受人员工资上涨和人力成本紧张因素的小厂家低更多,而且还是优先保障供货!再者我们厂家自觉的回到2002年波导的销售模式,就是一定利润下的规模最大化,我们部分机器可以几乎0利润出货,加物流成本就行,可是3码5码机器各环节少一分都不行,几个小生产者拼簇模板和硬件,这样的结果就是出来样子功能一样的贴牌大显、金鹏、知己等品牌,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没有品牌长期规划,又怎么可能舍得眼前的利润呢?对于200元机器,我们难道没有发现物流和利润环节的成本才是最大的增值成本吗?还有品牌机器本身就有很高的销售拉力,那么我们部分店面老板说我的店面销售能力很强,卖什么都是卖?那么请问您有没有想过你卖35码机器很费劲,要是把那个精力放到品牌机上,实现强强联合那么请问你们的销量不会增加吗?利润不会增加吗?也许您不愿意这么做,那么市场会逼你这么做?

  关于溢价优势,我不用多讲波导比国产任何品牌都不差的,大家不觉得竞争白热化的现在?品牌机器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回归了吗?品牌机器可以提供给3码5码没有的东西很多?比如:品牌自身的号召拉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绝对全国联保在您销售机器时都会增加底气,齐全的销售物料,及时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礼仪培训,每月绝对特价机器销售支持,首先是你敢给我承诺量,我就敢绝对低价给您,价格我可以向总部去申请,现在的手机进货价格早都是有量有价格了,不要还停留在原来的老套模式里做生意,我们必须成为一个紧密的合作体,一起向厂家要价格政策,可是没量我能撑几次呢?

  、、、、、、、应对措施因牵扯到具体操作措施,部分存在商业机密不一一列出。事事在变,现阶段国家对深圳三五码机的打击,加上品牌机自身的调整必将再次扛起国产手机的大旗,手机行业也定会向家电行业一样回归到品牌时代。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手机行业从事了近10年,欢迎来电探讨。电子邮件: changyc126@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2009年中国手机业热点频出冷热不均 (2009-12-11,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