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营销管理人员系列谈之五:“专”与“业” 7 上页:第 1 页 专业以“业”为前提 “业”为什么?“业”就是指企业的战略使命。在德鲁克先生的目标管理理论中,“业”就是指“目标”。德鲁克明确指出,这种“目标”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内部的“人治”现象。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有必要弄清楚“业”是什么。因为只有当“业”很清楚的时候,我们才可以通过制度化措施做到“对事不对人”。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敬“业”。当“业”不清楚的时候,因为缺少了“顾客”这一维度的客观评价来源,很多时候,我们就只好用道德或权谋这种主观价值标准“对人不对事”来进行衡量。 这就不难理解,中国企业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有些问题不能仅仅归结到企业本身,比如说刚刚出现的某些“洗发水致癌”,不能仅仅归结于企业。其原因为:恰恰是某些媒体丧失了以“业”为前提的本性,诸如监督、客观、公正等等,如最近的郭德纲徒弟打记者一事,遗憾的是某些媒体要的只是新闻和轰动效应,丧失了一些其本身应该遵循的准则,即“业”。 至于郭德纲徒弟打记者事件到底谁是谁非并不是我们要去断定的,笔者也不是帮郭德纲及其徒弟开脱什么,因为这些事情对于本人来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企业或者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人员抑或是其他人,为了“专”(如新闻、轰动)而忽视了“业”(如客观、公正)这个根本,在本末倒置之后,“专”又有什么用呢?最终也难以为继。 对于营销管理人员来说,专家是以专业为前提,但专业最终还是要回到“业”上,回到你最终的价值上来。你的专业无人能比,但用到了怎么制造和添加三聚氰胺;用在怎么制造毫无用处,但吃不死人的保健品,你再专业有何用?能为企业和顾客带来有用可持久的价值吗? 哈佛商学院营销学教授莱维特说:顾客购买的是誓言。这个誓言是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更是营销管理人员对企业和自己的承诺。 技术和技巧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因而,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在某个领域做到很“专”所以,人人可以成为大前所说的“专家”,但真正的“专”之后,要做到以“业”为前提的人才那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后,我们的社会就会少很多寡廉鲜耻之人,也少了很多只为赚钱而存在的企业,也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简单的来说,对于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而言,要做到“专”难度其实不是很大,但没有对“业”的深刻认识,“专”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罢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