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执行力的思考 7 上页:第 2 页 蒋介石曾今在庐山差点被暗杀,我们一起来看看: 暗杀大王”王亚樵庐山行刺蒋介石内幕 在太乙村建成的那个时代,这里无法成为一个真正静谧隐居的地方。在它的全盛时间里,蒋介石每年都来牯岭避暑,他在太乙亦有别墅,时常隔三岔五地前来一住。 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久,胡汉民便被老蒋软禁。这一来,使得胡汉民的部下们纷然反蒋,一方面准备另起炉灶,另一方面,准备对蒋介石行刺。就连孙中山之子孙科也派出亲信,去联系上海滩上有名的杀手王亚樵,并以巨额经费作为费用。王亚樵被人称为民国史上“暗杀大王”和“民国第一杀手”。中国现代史中许多暗杀事件都与他有关联。他在上海组织起自己的斧头党,硬是在上海滩杀出一片天地,让上海滩的几大帮派都得让他三分。在这次刺蒋之前,他已经组织诸起暗杀了。由于他的计划经常滴水不漏,所以许多人明知是他之所为,却拿他毫无办法。这一次刺蒋,除了受胡汉民亲家林焕庭所托外,也是他本人的一个心愿。王亚樵与蒋介石的关系一直十分恶劣,刺蒋一直是他计划中的事情。 王亚樵在南京、庐山、上海都分设行动小组,伺机刺杀蒋介石。6月,蒋介石将去庐山太乙村的消息被王亚樵探知。于是他令手下十余人化装成游客,潜往庐山。由于一路上关卡重重,枪械无法携带,他们便买了10只金华火腿,用刀将中间挖空,然后再把枪置于其中,再用针缝好,外面涂上一层盐泥,几乎天衣无缝。一路上都十分顺利,到了太乙村后,他们取出了枪,却将火腿随意扔进了树丛之中。不料,蒋介石的侍卫在山林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火腿。这只火腿一切都很好,可就是中间被挖空了,而且明显是有人用刀削空的。他们分析一定有人夹带武器上了山,因而他们一方面加强了警戒,一方面封山搜索。 一天,蒋介石在太乙村甬道上散步,向竹林方向走来。担任刺杀任务的青年陈成正在附近。这是他杀蒋的一个极好机会,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待他意欲射击时,一个侍卫突然走过来,护卫着蒋介石往回走。陈成恐怕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冲上前开了枪,结果两枪都未打中,在他正想掏出怀中炸弹时,却被蒋介石侍卫的乱枪击倒,当即毙命。侍卫们检查陈成尸体,除了手枪,并未发现什么。蒋介石被吓得魂飞魄散,但倒也有惊无险。蒋介石见刺客已经被击毙后,便指示手下将他埋了,并且不许声张。事后,他密令戴笠从速破案。戴笠很容易就猜测到这多半是王亚樵所为,却苦无证据,拿王亚樵没有办法。他只好警告王亚樵说:“你如果想谋害领袖,我一定杀死你。” 王亚樵后来还策划过一些刺杀事件。比如在上海刺杀宋子文,但这次杀手看错了人,错杀了宋子文的秘书。又比如在南京刺杀汪精卫。汪精卫当时虽然没有死成,但最终还是因那次刺杀的子弹而死。后来他又成立了铁血锄奸团,专杀鬼子和汉奸,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便是死在王亚樵的暗杀之下。王亚樵这个人,一生都充满戏剧性,把他的经历拍成电影,观众定会怀疑那是编剧的虚构。其实,再好的编剧,也无法编出比王亚樵亲身经历更富传奇更曲折惊险的故事。王亚樵最后死于1936年,一则是被戴笠长年盯逼,一则也是被人出卖,他在广西的一家旅馆里,被预先埋伏好的特务杀死。而主持杀他的人便是他当年的弟子戴笠。戴笠进黄埔军校便是王亚樵送他去的。看看,这样的事,有几个人得以经历呢? 蒋介石太乙村遇刺的版本也有好几种说法,但多大同小异。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文人的笔下,仿佛是写一出大戏,主要情节不错就行了,而细节的设计和渲染的程度,全在笔头。只是,无论写成什么样子,太乙村总归都是这场大戏的舞台。 年轻的杀手陈成,后来就被葬在了太乙村,没有人知道他被葬在哪里。 1984年,太乙村被再次开发,人们修复了一半以上的别墅,又新辟了从山下观音桥至太乙村的登山公路。及至90年代,这里已成一个旅游度假村。在旅游旺季时,纷至沓来的游客会以他们特别的喧闹,打碎这里的宁静,时尚的服饰和流行音乐,使这里隐居的气息荡然无存。 但在淡季之时,游人离去,太乙村立即就回复到它过去的情调。 历史的余味便夹在那带有幽幽香气的风里,在山间飘浮。 回忆蒋介石1931年被暗杀的这段往事,不禁让我想气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蒋介石的关卡哨兵仔细一点,即使手枪放在火腿中,并且用针缝合,肯定也能看出破绽,可惜这些哨兵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使陈成等人有机会把枪带上了山。对于蒋介石这边来说,失败在关卡检查的这个细节,而对于王亚樵来说,这是他们的成功,利用火腿成功的躲过了蒋介石的安检。之后,蒋介石的侍卫发现王亚樵的手下扔掉的火腿,王亚樵的手下随手扔掉的火腿,这实在又是一个细节,他们并没有想到,蒋介石的侍卫竟然注意到这个细节,从而做好了准备,直接导致了这次暗杀行动的失败。在这个两个回合的斗智斗勇中,王亚樵赢了第一个回合,可是输掉了致命的第二个回合,如果王亚樵的手下当初能够很好的处理掉那些火腿,恐怕蒋介石就一命呜呼了,中国的历史恐怕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细节究竟重不重要,大概就毋庸置疑了。 最后,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执行力是个人品格的体现。余世维先生曾提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执行力,可以从九个方面进行考察,在这九个方面,他认为最重要的三点是自动自发,注重细节以及为人诚信。其中的为人诚信说的就是人的品格的问题。狼来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最终被吃掉绝不仅仅是那个男孩,而是一个人品格。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一笑,最终丧失的是周王朝的江山伟业。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了,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太平天国的领导已经失信于众将士,众叛亲离才是最重要的内部原因。 如果把执行力归结为三个基本要素,那就是执行动力、执行能力和执行保障。所谓动力,是指企业目标、激励机制等;所谓能力,是指执行主体完成工作所必须的素质、技能等;所谓保障,则是指企业为执行主体提供且为执行主体熟知的运营流程、工作流程等。但无论如何,执行力的主体是人,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执行力。 作者简介:10大型电信企业工作经验,先后就职于华为、中兴等企业,3年海外工作经验,5年管理经验,擅长项目管理,著有《看清这只麻雀——项目管理杂谈》,个人博客http://axltfytx.blog.soh.com,E-mail:13924660815@13.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