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中国汽车业离“厂商联盟”还有多远?

中国汽车业离“厂商联盟”还有多远?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9-10, 作者: 蒋军, 访问人数: 2958


7 上页:第 1 页

  这只能说明,厂商没有认识一致,更没有默契。也可以不客气的说,汽车业的厂商关系仅仅维持在买卖,所谓的4S,也仅仅是宣传的一种手段,怪不得顾客也会经常遭到经销商的“陷阱”,出现问题首先是否定责任,接着就是搪塞、敷衍了事。这还奇怪吗!  

  中国家庭轿车整车制造和快速发展,也就1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在次之前,也仅仅是卖方市场,就算产大于销,消费者的话语权也基本丧失,这种环境之下,厂家只要能找到卖车的就行;而部分经销商在改革开放之后,赚到了第一桶金,发现卖车来钱快,至少比去做实业,开个生产企业卖服装、卖饮料强。就算基于大件商品,要求的服务质量更高,但汽车厂商心照不宣。  

  厂家和商家只有买卖关系,以短期利益为主,没有任何的长远利益联系,可想而知,这个市场迟早会出问题,不是经销商造反,就是厂家被“绑架”。但出现第一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因为商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制约厂家。比如,如果出现类似电器市场上的国美、苏宁这样的经销商,厂家岂不是成了牺牲品?

  以前,沃尔玛、家乐福对合作伙伴也是很苛刻的,让供应商无利可图,特别是一些小经销商、小企业,那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做卖场找死、不做卖场等死。但后来,沃尔玛首先改变了这种方式,在全球首推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模式,让供应商真正成为自己的生意伙伴,并和诸如宝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后来家乐福也在中国改变了原有的供应商合作模式;最直观的例子是: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肯德基和百事可乐的合作,堪称经典。

  比亚迪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显然不是,只是它太注重规模和产量,导致了压力传导过度,形成了短期行为和负面效应。  

  厂商联盟并不是要求大家一起出资来成立一家公司,进行共同管理。而是厂家要协助经销商开展顾客服务,商家收集顾客和市场信息反馈到厂家,便于厂家的研发、把握消费趋势和改进某些功能;定位好各自的角色,基于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对于考核,笔者也十分赞同,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但考核是基于对市场的科学评估和经销商能力的评估,这有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拔苗助长实不可取。基于汽车企业,其主要有两种方式比较合适,其一,经营联盟,也就是按照区域划分,对于渠道,厂家进行网点科学、合理规划;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研究和归档,共享物流和信息流;其二是管理联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进行规范管理,主要是政策的执行规范、统一和信息整合与共享。  

  总的说来,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业的厂商状态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别看他们的广告那样光鲜亮丽,但在核心点上,厂商的利益不一致,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形成厂家压迫经商上的局面。只有厂家对经销商进行科学的考核并提供支持,商家才有精力和信心做好市场的开发、推广工作,否则,日积月累,顾客一旦流失,损害的还是厂商的共同利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中国汽车的理想与炼狱 (2011-11-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郭湛东)
*与严介和商榷:中国汽车业10年后倒下? (2008-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世昌)
*打造厂商联盟的“大企业”战略 (2003-04-09, 《总裁》2003年第三期,作者:伍思贤)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