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柳传志的经营战略,是否联想得太多? 7 上页:第 1 页 3、联想的大家长柳传志,能否扛动联想的国际化大旗? 联想在用人机制上,还是有不少独具创意的中国式智慧,同时有融合了西方现代管理制度精髓,而近几年的国际化人才加盟,中西合璧的文化包容开始体现价值了。虽有些可以学习SONY等企业的痕迹,但相比TCL、海尔、长虹等固守中国功夫打世界,也颇有些用夷之人以制夷的国际化企业的感觉了。 联想强调人员的忠诚,入模子是他们雕琢新人的重要手段。用企业文化引导人,的确是棋高一着。当年海尔启动被兼并企业,最少的时候只需要3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企业文化官。全国企业狂热学习海尔,然鲜有成功者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克隆海尔的企业文化。 然而,企业文化如同上层建筑,当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是先进的,否则就是有害的。从杨元庆和郭为之争,被柳传志的双翼起飞的妙招化解之后,家长制作风就开始在联想蔓延了。任人唯材,还是任人为亲?这个看似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屡番在联想纠结。入模子,不能被当成培养“自己人”的体制,像西部牛仔那样在自己的牛群身上烙下印记。应该打烂这个小模子,用更为开阔的心胸招贤纳士,并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软环境。 杨元庆在联想集团遭受重创之后,很长时间都拿不出解药,最后不得不请老柳出马。要搁在其他企业,下课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在联想集团,这些高层元老、当初的销售悍将,依然被无尽的爱心呵护着。杨元庆被柳传志扶上马之后,不知送了几程了,仍旧依依难舍。吾不爱其材,但爱其忠,国际化企业怎能如此家族化用人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联想的用人机制,不能只顾着成全创业元老,更不能在用国际CEO失败之后,就走回自己人当政的老路子。SONY在几十年前,就敢于任用美国等欧美高层管理人员,比一比,联想集团的民粹情节是不是过浓了?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可能是后患无穷的。我们国人吃够了偶先崇拜的苦头,如今也很头痛我们的孩子莫名其妙的拜星行为。被联想竖起的偶像,其企业家精神有点背离时代了。比方说,柳传志在网商大会上,特意提到惠普CEO马克•赫德因性骚扰和财务事情被炒鱿鱼,他对惠普董事会颇有微词,认为这样一位重臣,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被辞退。要是在联想,他会找马克同志先内部谈话,提出严肃批评,并期望他改过自新,然后就可以放手地去干大事业了。显然,柳传志的家族化温暖,并没有发生在惠普身上。 个人认为,联想现有的文化内核过于家族化了,精神领袖的作用被夸大了,而且以柳传志为代表的创业团队,没有了当初的进取心,做生意的劲头盖过了技术创新的决心。联想,快成为一个大型贸易集团了。柳传志可以学一下稻盛和夫,形成自己完整的经营哲学,不要老是停留在很多年前的只字片语。偌大的国际化联想,需要的是更多世界级优秀人才的推动,柳传志应该交棒了。联想这杆旗,也该到了杨元庆们执掌了。即使他们不能胜任,也不要再往前台站了,而是彻底地改变用人制度,解决用人的源头问题。是裁判,就要克制自己当运动员的冲动,否则用大量的资源损失换来的短期业绩,是纸包不住火的。而且,过了巅峰期的柳总,也该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阶段了。 4、柳传志的联想,是否敢于重走技术创新的崎岖路? 要说联想是民族产业的大旗,还是能得到不少人认同的。PC是IT产业的基础,也是国内比较早就做起来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寄托了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的无穷梦想。柳传志之所以能够长期站在媒体聚光灯下,除了联想的规模,就是中国人的IT世界之梦了。联想电脑,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高端制造的新形象。 而今乐于多元化扩张的联想,又有多少心思去整合天价收购的IBM个人电脑业务?不能就这么简单地把IBM Thinkpad变成联想Thinkpad就了事,借机提升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推出更多的高端机型,才是联想必须要勇敢面对的事实。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年轻雄狮带领的联想,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营销的双管齐下,与国际巨头对阵搏杀,在刀光剑影中赢得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尊严。不愿意看的是,一个曾经高唱着技术为本的先锋企业,就这么甘于陷入无目的多元化温柔乡。要知道,联想太多,用力太散,只能换得一次次的铩羽而归。一颗年轻的心是最紧要的,老人的智慧是需要善用的。 叶敦明,7年、2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历,10年营销咨询实战经验,横跨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咨询领域。2008年创立天堑通途管理咨询,致力于工业品企业的营销咨询,主要服务模块:民营企业赢利模式、工业企业战略三件套、销售倍增模式、大客户营销宝典、工业企业实战营销培训等。理论与实践微妙地融合,创新与老成不期而遇,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您的企业走上大品牌营销之路。联系方式:360gyp@vip.sin.com;QQ:934594925;电话:021-64400599,0551-2671199,天堑通途管理咨询公司网站:www.360gy.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