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空调业继续上涨 增速或为9% 7 上页:第 1 页 行业格局:洗牌继续 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2年来,几家大企业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高中低端产品、城乡两元市场”的全盘通吃式竞争,这似乎说明了行业洗牌一直在进行。 施 婷:以前,一些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价格战,在一些区域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际上,这些年来,大企业已经在多个方面对于小企业不断挤压,很多市场份额在1%左右的企业,未来提升市场份额已经很难,惟一的出路就是退出。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市场现有的中小企业行列中,一大批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萎缩。曾经是中国企业进军空调老师的外资企业,为何会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这种格局? 施 婷:当前,真正有决心在中国空调市场上做下去的外资企业,并不多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像大金、三菱电机、松下等少数企业,而日立、夏普、东芝、三星、LG都受到了来自中国同行的强大挤压,未来发展走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记者:这种“马太效应”的持续上演,特别是近年来大企业的份额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是否意味着与10年前或5年前相比,整个国内空调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 施 婷:我觉得最大的不同,还在于用人的方面。大企业所具备的强大的资金运作实力,足以将行业内部优秀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生产制造等人才,聚焦到一起,最终以“人才聚宝盆”的效应,从而构建空调业最强的竞争力。 [观察]纠结或成空调业新年度关键词 沈闻涧 大涨不行、下跌也不行,到底是希望涨还是跌,多少比较合适?眼下,这对于已经提前步入2011冷年的国内众多空调企业而言,实在是一道颇为纠结难解的题。 2010冷年持续高涨的国内市场,令很多空调企业既分外欣喜又隐约担忧。这种市场规模能否在2011冷年得到延续并继续上涨,如果市场遭遇不利因素出现下滑,整体规模又将保持何种水平?如果明年市场仍然保持着规模性增长,那么这种持续高涨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诱因?维系市场整体增长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国内空调业是否会陷入新一轮的下跌通道中? 回首2010冷年市场销售规模的突破性增长,不难发现,节能空调惠民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空调能效强制性政策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叠加,加上2009年空调市场销售触底后的强劲反弹、市场热点从定频向变频的迅速切换、空调价格的大幅度走低,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前市场消费需求的空前高涨,也透支了未来市场的部分需求。 今年8月以来,在国内各大空调企业纷纷开启的2011冷年市场布局中,来自传统销售渠道的“打款提货”热情与力度再度超出很多企业的预期。由于此前的市场旺销,让很多空调渠道商已是“仓中无粮”。而加上最近几年来,赚得“衣钵满体”的商家从不缺钱,配合企业在淡季推出的优惠吸款政策,空调传统渠道商的“蓄水池”功能再度彰显。不少主流空调企业营销负责人透露,淡季回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近2—5倍的大幅增长。 由于判断和衡量空调年度销售规模和总体走势的时间节点,往往在每年5月。当前,暂时性的渠道需求“井喷”,仍有待于来自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支撑和响应,否则渠道的“蓄水池”如果无法形成良好的流通和排灌,将会引发新一轮的“市场内涝”。 目前来看,2011冷年影响国内空调市场发展的政策效应将会大大减弱,节能惠民补贴金额大幅降低后则将于明年5月底取消。同时,一直备受打压和控制的房地产市场,极有可能在2011年度持续走低,从而影响空调市场的刚性需求。此外,政策取消、原材料波动、品牌集中度日益提升,都会加速空调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阶段性低价竞争的白热化。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11冷年国内市场的变频化进程将会提速,这将会带动市场竞争重点从价格向产品切换,从规模向利润转变,由此吸引一大批空调企业竞争重点和发展方向的转变。 此外,空调用环保制冷剂在2011年则面临着从R410a向R290的推广过渡期,这将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空调制冷剂的替代进程和方向,从而掀起空调企业的新一轮较量。不过,在市场规模和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下,环保制冷剂的替代仍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摸索之路。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