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医疗“打包”动了谁的奶酪 7 上页:第 1 页 “打包”付费的方式必将改变“以药养医”这个不良的体制 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中说,“去年一年,整个中国输液用了多少呢?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的水平。这种过度的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打包”付费的方式势必会改变这一现象,过去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滥用情况将会得到遏制,这一传统的“三菜一汤”诊疗套餐将会离开历史舞台,而对于一直饱受诟病的抗生素等生产企业及与之“相依为命”的整个流通渠道会“很受伤”。 “打包”付费方式将冲击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我们都知道,过去20年的医疗改革证明是失败的。一些政府官员常患的错误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病贵”就认为是药价高,降!“看病难”也是认为药价高,降!再加上相关媒体不分清风皂白的大势炒作,药品的价格已经降20几次了,《基药》中80%以上都降在10元以下了,企业的利润在逐年下降,本就在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的中国制药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结果怎么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相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外资企业和公立医院(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三甲级医院)如茅坑里的石头,任凭风催雨打,死硬死硬的动不了!每次的药品降价,受伤的总是中国企业,而超国民待遇的药价均超国产药1311%外资企业却一直稳坐钓鱼台!动脑子想一想,老百姓一般都去哪看病?本地最好的医院,生大病了就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一线医院,而这些医院的高端一线药品70%以上被外资所垄断,医疗器械、介入耗材等更是80%以上被外资所牢牢掌控!想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三番五次的药品降价能改变什么?最近,国家终于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取消了“原研药”的概念,并要求“原研药”周期性降价。《办法》指出,“已上市销售的政府指导价药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每2~3年集中调整一次政府指导价。可以的肯定的是,“打包”付费的方式将深深触动外资药企的命门。 “打包”付费的方式也好,照搬DRGs付费模式也罢!只要能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只要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能让中国企业感受到“同人同命,同命同价”公平原则,我想,任何一种改革模式都为得到大多人认同的,有道是只要思路和方向正确,改革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李福春 多年在一线从事医药 销售与管理 做过医药代表、办事处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大区经理和推广经理等职 希望有机会与大家沟通医药行业 销售与管理!电话>>: 13813872328 电子邮件>>: hrcwlfc@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