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家电行业报亏责任不在企业 7 上页:第 1 页 对照中国企业的产权改革进程可以看到,产权的市场化成为影响家电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产权没有完全的市场化,企业没有找到真正对其资产负责的责任者是整个家电行业亏损的根本制度原因。 中国长期纠缠不断的价格战说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之中而自身却在市场之外。由于中国主要的家电集团都是国有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真正的老板缺位,使国有企业资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使企业产品在市场里,“身体”却长时间呆在市场外,因此,行业集体性亏损已经说明中国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滞后,急需企业产权的市场化改革。 家电价格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渠道争夺战,很多企业的产品面临着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的扩张,这种扩张型产品的价格战是在抢夺市场的渠道资源。一是品牌对抗战,市场化比较早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渠道已经布设完毕,产品拥有全国的市场空间,正在用价格杠杆打渠道内的品牌对抗战。2000年前的渠道争夺战时期,市场竞争与产权制度矛盾基本没有表现出来,进入品牌对抗战时期“流血价格”显露出了制度的滞后性。 价格战会让中国企业长期停留在买答案式的跟步状态,而不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超越式升级。中国产业的真正竞争是相同行业的跨国竞争。中国大部分产业都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末端,在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相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正处在赶超时期,而赶超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本的积累,价格战使中国企业消耗的几乎没有什么积蓄。有限的资本,只能向发达国家购买过时的技术“答案”,而没有资本实力去发展自己的“解题能力”(开发新技术),这样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之间一直存在着固定的“代差”,而不能逾越,并且“代差”还在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不是单一的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技术、产品、市场等所有要素的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是指企业会按照国际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活,而不管企业身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产权必须彻底地实现市场化,要不然,中国的企业走到哪里都不会有资产责任,都会把任何的国际空间变成中国式的价格战战区,目前国外一些市场的中国彩电价格战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