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创新强国的典范--以色列

创新强国的典范--以色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1-21, 作者: 杜海清, 访问人数: 2657


7 上页:第 1 页

  创新力量源泉之二:拥有一批素质良好的企业

  2009年9月初的一天,在距离黎巴嫩边境仅30公里的以色列北部城市特芬,来自日本的100名年轻游客正在这里观光旅游。特芬是世界超硬金属刀具第2大生产企业、以色列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Iscar metalworking)总部的所在地。游客则是该公司2008年11月收购的日本大型刀具生产企业TANGAROI的自愿退职者。

  沃伦.巴菲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企业”

  TANGAROI在日本也一家不小的企业,拥有一批包括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主力客户,但2008年秋季开始经营一落千丈,亏损严重。2009年5月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招募100名自愿退职者。本来,刚刚被外资收购的亏损企业是无力组织退职员工出国旅游的,促成这次员工成行的是伊斯卡尔公司董事长埃坦.贝尔特迈亚。当他获知被伊斯卡尔购并的TANGOROI自愿退职员工有到以色列旅游的愿望后立即表示,“TANGOROI现在是我们的家族成员,现在虽然经营形势仍旧严峻,但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希望尊重员工的心愿。”他提出,这100名员工旅游的所有费用由公司来承担。这项决定令正陷入困境的TANGOROI上下十分感动。

  伊斯卡尔在刚收购了TANGOROI,经营业绩尚未出现起色的情况下,还决定对TANGOROI在福岛县的主力工厂提供100亿日元规模的设备投资。TANGOROI社长上原好人说,“如果没有伊斯卡尔的这个投资,TANGOROI光靠裁减100名自愿退职者肯定还是不能渡过难关。”

  “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企业。”这是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对伊斯卡尔的评价,这位投资巨擘在2006年以40亿美元购买了伊斯卡尔80%的股份。向巴菲特出售股份以后,伊斯卡尔获得了巨额的资本收益。此时,贝尔特迈亚董事长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赶快寻找所有自1952年创业以来曾在伊斯卡尔工作过的人,以便向他们发放公司礼金。”尽管已有好多老员工已不在人世,但伊斯卡尔还是千方百计地找到他们的子女,甚至孙辈,将公司的礼金送到他们的手中。

  企业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

  无独有偶,以色列数据通信设备制造商RAD集团董事长Zohar Zi-sapel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人物。Zohar Zisapel自1981年创建了以生产调制解调器等产品而著名的RAD数据通信公司以后,到2009年10月,已建立了29家公司。让人吃惊的是,这29家公司中居然有8家已成为纳克达斯的上市企业。Zohar Zi-sapel本人也因培育了众多人才,成为上世纪90年代高科技热潮的主要角色而被誉为“以色列高科技产业之父”。

  Zohar Zi-sapel的经营哲学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Entrepreneurship”(公司内部创业者精神)。现在年销售额已达7亿多美元的RAD集团,正在依靠公司内部创业不断成长壮大。很多技术人员创业后继续留在集团内,他们即使要出售,集团也绝不收购,“追求公司内部创业的开拓者精神”是Zi-sapel式的经营哲学。

  对于员工的提案,Zohar Zi-sapel都是一一过目,无一遗漏,若发现有好的点子,他就自掏腰包,让其开展研究,或创建公司。比如新近刚刚成立的第29家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公司。提出创意的并非RAD的员工,而是远在德国的销售公司的管理干部。在Zohar Zi-sapel的资助下,5名对这一技术感兴趣的技术人员合力创建了这个公司。 

  由于RAD集团本身在世界各地建有庞大的销售网络,所以公司内部创业的企业可以利用RAD的资源开拓市场,自己只须埋头技术开发就可,产品策略等经营的自主权也得到担保。如果上市,获得的巨额资本收益也由创业成员所得。Zohar Zi-sapel说:“以色列人骨子里就是企业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比他人做得更好。”“咱集团里尽是一些酷爱技术的员工,珍惜这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企业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以色列的犹太民族拥有共同的长期遭受迫害的历史,因此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相互扶持的精神”,不管是家庭也好、企业也好,都十分珍视团结互助的“凝聚力”。另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意识之下,企业老板和普通员工都会很自然地处于平等的地位交流,这是以色列企业普遍的风格。第三,“常识也可被推翻”,“对任何事你都可抱质疑态度”,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与地位、职务高低无关的平等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也形成了以色列企业中独特的家族式氛围。这种风格常被看作是以色列传统的“Kibbutz”(集体农场)在企业经营中的反映。

  “Kibbutz”是20世纪初,从前苏联迁移到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创办的集体合作农场,在这样的农业合作组织里,谁都不具有财产权,大家相互帮助,一起生活,这批人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仍十分活跃。“Kibbutz”成了犹太人的“精神故乡”。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我们能从以色列人身上学什么 (2013-01-15, 《新营销》2013年第1期,作者:王育琨)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