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新政频遭骗补 政府企业谁之过? 7 上页:第 1 页 骗补原因有点复杂 对于上述层出不穷的骗补行为,来自家电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各方所反馈的信息并不相同。广东某大型家电企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这些家电政策中,大企业肯定不会主动骗补,可能会存在对于一些商家的管理和信息审核不严的情况,令旗下商家频频骗补来牟利。而不少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优势,可能会纵容或者帮助商家一起通过造假等手段来骗补。” 江苏金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光华律师分析指出,“从政策的颁布实施和监管细则来看,大企业是最不可能骗补的,毕竟其违法违规的企业成本很高,不可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拿品牌声誉和企业信誉做赌注。相反,一些小企业,特别是地方性企业、没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倒有可能从中投机一把。” 不过,江西四平家电企划部经理严洪兵却认为,“企业的不当举措是骗补泛滥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让手下的业务员来引导或者帮助商家骗补,最终以骗补为商家赚到更多利润。” “现在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对购买两台以上下乡产品的消费者进行100%回访,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消耗,基本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严洪兵感叹道。 亦有多位乡镇经销商表示,“我们也知道骗补的风险,主观上也不想。由于下乡产品经过层层分销留给我们的销售利润已经非常低。同时,节能空调的推广信息收集工作非常麻烦,很多人并不愿留地址和电话,最终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其它手段来应对。” 不少消费者也指出,“国家对我们购买家电给予补贴是好事情,但很多补贴的手续实在太麻烦,补贴的钱现场也拿不到,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好,来回跑也拿不到钱。所以,商家或者导购员给我们提供方便,也应该让他们赚点辛苦钱。” 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一系列家电政策执行过程中,还涉及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对于厂商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管。实际上,从政策实施之初,骗补等问题就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披露和监控。 “厂家得市场、经销商要利润、老百姓也得到了一定实惠,损失的只是国家的钱,只不过原本应该获益最多的老百姓,现在却变成了企业和经销商手中盈利的幌子。”多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