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土运动品牌价格战役风起云涌 7 上页:第 1 页 C.从2008年到2010年,虽然国际市场的频繁变动,国际运动品牌在某些区域市场份额缩水,但国际运动品牌后劲依旧十足,以中国的市场为例,从中国各大城市集中的消费群体中,他们善于利用集群效应联合运作,如利用运动城、运动百货、运动街,等等打造专业的城,方便顾客在商城内寻找各大品牌的商品和新品的最新资讯。 D.在品牌的传播上,国际大牌更加重视品牌标识符号,懂得让中国人先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品牌的传播上,善于利用品牌标识符号,如在媒体宣传主抓品牌标识,视觉设计越大越好,越凸显越好,追求视觉的大气简洁。利求受众对品牌的识别;而国内运动品牌非常的喜欢在广告中装东西。特别在终端的宣传上喜欢大喊价格,他们喜欢告诉受众越多内容越放心,可他们殊不知道最终受众接受的程度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东西”,甚至造成受众对广告的误解。更可悲的是,国内运动品牌在品牌的传播上没有阶段性,特别是很有不知道名的牌子,在广告诉求上很多运动品牌直接跨越到宣传品牌文化上去,造成受众看了广告却“不知道这个广告是啥牌子”的悲剧。 E.在终端形象塑造上,国内运动鞋服更可悲,国内运动品牌中特别是闽派鞋服企业特价突出,品牌视觉形象、终端货架、终端门店的规划、商品的陈列、商品实用的道具等等都相互复制,在国内市场集中的服饰街道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他们缺乏品牌识别,单单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品牌标识,国内运动品牌N家。终端形象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运动鞋服店N家。造成受众对品牌识别的混乱,无法清晰地记住品牌的识别色。 F.国内运动品牌在产品的定位和消费群体的细分中缺乏科学性的把握。“一把抓”的现象明显突出。对产品的定位,消费群体的细分不够明确。目前大多数运动鞋服集中在大众化的消费群体,产品的研发定位的年龄阶段跨越度较广,从而大众化消费群体的泛定位,也造成了本土鞋服对产品研发的混乱性。从而对品牌塑造和品牌诉求缺乏针对性。在加上国内运动鞋服受管理层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了品牌战略上保守,与国际大品牌在品牌的创新上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因此,种种以上的因素,导致了国内运动鞋服相互之间出现了市场恶性竞争。之所以本土的运动鞋服企业能发展良好的场景,主要的因素在于:个人认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作为后盾的基础,但是如果本土运动鞋服继续按照这种模式运作下去,当中国本土消费市场更加理性成熟的那一天,我相信,中国本土的运动鞋服将会招来国外运动品牌更加的打击。甚至国内本土运动鞋服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兼并与重组。 吴桂祥 职业经理人 专门从事行销企划 联系电话:13615919124 电子邮箱:fjyx1985@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