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姚晨赶集向左,百姓赶驴向右 7 上页:第 1 页 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必须面对的危机公关 一个4亿元高昂成本的广告轰炸出一个“赶驴网”,这让赶集网哭笑不得。从“赶集网”、“百姓网”、“赶驴网”的百度指数上看,三个网站的指数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对于百姓网来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钱没花,事办了。 百姓网仅花费了200多元的注册费,注册了赶驴网的域名,做到了百度推广、Google排名第一,比起赶集网的豪掷4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百姓网巧借赶驴网导入流量,借势推广百姓网,用百来块钱的成本,顺手牵驴取得了上亿广告费的效果。 对于赶集网来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钱花了,给别人办了事。 赶集网一边在百度投放“赶驴网”关键字广告,一边摆出高姿态说赶驴网是浮云。赶集网CEO杨浩涌在微博上放言,“赶驴网”分走的流量不足千分之一。 从网络危机公关角度来看,赶集网除了购买关键字广告,在首页做本页指向连接,把赶驴网作为浮云等,或许还可以做更多。比如将“赶驴”的糗事主动营销,借机发动网民调侃一番;比如设置争议话题,正向引导用户……或许能够出奇制胜,取得以毒攻毒的效果。 不要再来伤害我,赶集门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赶集门事件远远没有结束,随着赶驴网网络爆红,网上还出现了赶毛驴网,赶路网,毛驴论坛等等,而且随着广告持续投放,目前观众在网上搜索赶驴网的数量还在增加。这些“浮云”虽然令赶集网心里不悦,然而赶集网除了在嘴上坚挺“赶集网被分走的流量只是一小部分”时,却并有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说明赶集网在前期进行整个策划方案的时候并没有预期到网络的巨大威力,也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第一,做营销要以“人”为本。赶集网作为一个信息分类网站,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相信互联网用户是不会把“赶驴网”混淆作“赶集网”的,但是对于电视广告用户来说,他们对报纸信息分类已经了然于心,但是对于网络信息分类了解得并不多,这个混淆是完全有可能的。分析好用户行为是营销的第一步,或许在一开始,赶集网的策划团队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只是没有采取措施。 第二,营销赢在细节。姚晨代言的赶驴广告从成千上万的央视广告中跳出来,令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百姓网虽然规模不比赶集,但敏锐嗅觉,策划巧妙周密。从“姚晨代言的赶驴网造势那么久,都没看到网址呢”、“姚晨代言的那个啥都有赶驴网地址咋没有啊”等这些百度知道问题中,多多少少能看出百姓网的影子存在,而赶集网愣是浑然不觉。 第三,网站推广和事件营销。从抢注域名、恶搞logo和slogan、购买关键词、制造新闻事件、邀名人撰文、撰写大量软文、大规模发帖、热炒关键词等等,可以看出百姓网的网络营销意识、策划和推广能力远在赶集网之上。赶集王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显然没有充分的危机预警,几次发言也都是为百姓网做了嫁衣。 第四,学点网络营销,事半功倍。我们毕竟生活的网络时代,懂营销是第一步,懂网络营销是第二步,懂得整合营销才是王道。如果这个广告不只是投放在电视广告,而是电视广告、网络视频集体发力,同时,针对广告中用户可能搜索的关键词做好二级页面和SEO优化以及口碑铺设等,那么,可爱的“驴子”就不会被偷了。对于赶集网来说,费用开支也并不见得比现在多多少。 下次做营销推广规划,建议赶集网把网络营销提上日程,代言人姚晨都说了,向网友征集创意不是更好。——这就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钱多好办事,但创意、策划肯定更彪悍;钱没花了,事却办了,这是互联网营销的最高境界。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