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美苏宁进军制造业为哪般? 7 上页:第 1 页 面临两道门槛 一位家电零售业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当前,无论是自有品牌,还是独营品牌,都是由国美、苏宁寻找第三方的企业进行贴牌加工,通过现有的渠道销售,实现了边际成本的最大化。最终,这种模式所获得的利润比经销企业的利润要高出10%—20%不等。” 不过,记者在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的年报中,并未找到有关“自有品牌和专营品牌”的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的数据。 在中国家电营销From EMKT.com.cn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看来,“家电零售商的这种操作模式,在家电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面临着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双重压力。”以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销售规模来看,很难与一线制造巨头谈价格,只能寻找一些二三级企业。但这又会给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质量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安徽工业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李德俊则认为,“从零售向制造延伸,会增加零售商的管理链条。一旦无法在自有品牌业务上获得稳定的市场和利润,很容易造成管理成本的成倍支出。”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汪浩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国外,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产品的现象比较常见,但大多集中在日用品,家电方面比较少见。因为自有品牌一般主打低端,零售商利用自己的质量认证功能,为低端产品的销售提供帮助,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区别定价。” 不过,记者看到,无论是苏宁自有品牌惠而浦空调,或是国美的伊莱克斯空调,仍借着洋品牌的影响力,实施着中高端的销售路线。对此,汪浩指出,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产品,不是趋势,零售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同时经营大量制造企业的产品,而不是自己制造产品,发展前景有限。 涉足为哪般? 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国美、苏宁的一些门店采访时发现,一些消费者对于当前连锁企业自有品牌和独营品牌并不了解。不少导购员在进行介绍时,均会突出来自日本的老牌彩电巨头先锋彩电、美国最大的家电品牌惠而浦空调,并不会强调这些其实是苏宁的自有品牌产品。 对此,李德俊指出,“目前,零售商多倾向选择已退出中国却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外资品牌,意在借助这些洋品牌的市场拉动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洪仕斌也认为,“这两年来,无论是黑电、白电,或是厨卫小家电等,市场集中度都在不断提升,零售商经营的品牌每年都面临着减少,但却又没有放慢规模化扩张的步伐。发展自有品牌业务,除了利润,更多的还是应对未来的市场格局。” 当前,中国家电业已步入了巨人时代,国美、苏宁等连锁商们在面临与海尔、美的、TCL等企业的合作中,谈判的筹码实际上是在不断减少的。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