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批评教育下属的五大策略(五) 7 上页:第 1 页 4.对事不对人 “烫火炉”是很讲“政策”的,它只烫你碰它的那一部分,而不会烫你的别处或烫你的全身,不迁怒、不搞株连。在管理工作中,惩罚犯了错误的员工应实事求是,就事论事,要对事不对人。 处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而不应与违犯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批评、教育应该指向下属所做的行为而不是下属自身。比如,一名下属多次上班迟到,应指出这一行为如何增加了其他人的工作负担,或影响了整个部门的工作士气,而不应该责怪此人自私自利或不负责任。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也一再强调,批评、教育,应对事不对人。尽管这条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都忽略了。成功的批评、教育只针对具体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个人,批评、教育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管理者应该避免这样的评论,如“你的态度太糟糕了”。这样的评论太含糊了,没有给下属提供足够的信息去纠正“糟糕的态度”。 在洗衣机公司工作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负责处理售后的工作,对于刚开始的洗衣机业务,售后是很有难度的,这个同事又没有做过这些事情,错误也在所难免。一次会议上,就对我们说,你这个事情做成这样,看来你们研究生做事还是不行啊!当时,我们有5个硕士研究生在场,把我们都骂进去了,只能说该领导欠缺管理素养。 批评、教育,应该着重描述事实而不是判断或评价。无论管理者怎样心烦,批评、教育也应该只针对工作,而不要针对个人。批评下属“笨”、“不够资格”等等只能起反作用。这样的批评、教育会刺伤下属的感情,以至于下属忽略了绩效的问题。管理者也许会忍不住责骂下属“粗鲁”、“迟钝”,但这非常接近人身攻击,这是要完全避免的。 有的领导喜欢说“你这个不行啊,你怎么做成这个样子呢,你水平太低了”等这种概括性和刻板性的负面语言,我们可称之为负面的语言激励,或者说这是对下属能力的怀疑、奚落、否定和挑剔。负面的语言激励也可以激发下属的一种斗志,让下属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努力,不断学习,争取进步,做出点成绩给领导看看。但这样的方式只可用在比较特定的环境,适应的人群很少,对绝大部分的人群都是弊大于利的,都是不适宜的。而且,负面激励会让工作变得更加被动,进展会更加缓慢,甚至局面难以控制。 有一项信息统计工作,应该说是由于新来的领导采取的方法出现问题,导致问题变得很复杂,统计不出正确的数据,我也是做得有些乱,领导应该不满意。晚上和领导一起回去的时候,领导拍拍我的肩膀说,看来你做管理还不是很长时间啊。言外之意,是你实在没有什么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我听了这话,没有出声,我知道一个刚从学校出来不久的管理者其管理心理是不成熟的,一些为人处事的行为是有些幼稚的,就没有计较什么。可令我实在不高兴的是,领导办事有些想当然,经常认为下属都做错事,其实不然。领导在大小会议上,经常重复一句话:你们都没有什么经验,你们的知识太欠缺了,你们不行。这些话没有一个人听了舒服,最后我们干脆是这边听那边出,积极性也降低了许多。由于领导对几个下属都是同样的处理方式,最后形成了群体的抵抗心理。有一同事甚至说,我最担心的是,我这么多年来养成的良好的工作习惯会因此发生改变。 其实,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当下属工作不足的时候,领导不应该先去评价下属的水平如何,不是去埋怨,不是去责怪,不是去以偏概全,而应该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下属真的错了,应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马上改进和完善。总之,要重商量轻批评,多赞赏少训斥。 三、批评、教育的内容要确保是下属可控的 如果管理者批评、教育下属,要确保这种行为是下属可以控制的。如果下属无能为力,批评、教育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批评、教育要针对下属可以改善的行为。例如,如果一个下属忘了上闹钟,所以迟到了,你就可以批评他。但是迟到的原因是因为上班坐的地铁突然停电,他在地下被困了半个小时,这时批评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下属无法控制这类事情的发生。(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姓名高定基,坚决反对暴力转载) 高定基 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研究生,管理工业化的创立者,实力派管理专家和终端营销专家,擅长于管理技能和终端营销的实效训练,全面提供企业内训系统解决方案。课程深受学员喜爱,内容饱满,穿透力强。曾供职行业翘楚科龙电器集团、海信电器集团、威力洗衣机、大自然家居集团等,有近10年的营销和管理工作经验,擅长于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多家杂志和网站的专栏作者,终端销售励志小说《销售让我如此美丽》作者,畅销书《做老板最满意的员工》作者。电子邮件>>: peleng@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