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双汇,如何切除“瘦肉精”毒瘤

双汇,如何切除“瘦肉精”毒瘤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5-24, 作者: 孙鹏杨江涛, 访问人数: 3234


7 上页:第 1 页

  难以切除“毒瘤”

  紧靠双汇自建养殖场来完成上游供应,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双汇这样做一定不划算,即便划算了,双汇能在财力上扛得住,也会对上游的养殖户有根本性的伤害,也就是说双汇不需要原来的上游了,这可不是个好办法,双汇只能成为肉食产业链的主导者,不可能取代整个产业链,如果双汇未来选用的都是自己养的猪,那对于上游的养殖户来说是个灾难,至少是少了这么一个“下家”是件非常难受的事。

  事实上,双汇也不可能全部靠自养的猪来维持自己庞大的生产加工,目前自养的猪还不到整个加工量得5%。如果都自养,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如果不能全部自养,要靠“头头检”来为维系猪肉的安全,成本也不见低到哪里去。我们前面说过,瘦肉精是受各方利益的驱使才流入到双汇的,而现在为了阻止瘦肉精,双汇要损失这么大的利益,是不符合“利益法则”的,可能当下矫枉过正情绪的驱使,能使双汇坚持一阵子,但这种事不是靠情绪所能持久的。因为巨大的利益损失,很难让人扛得住。

  人之所以做坏事,是因为做坏事有利益,而现在做好事,没有任何利益可图,这也是不合理的,做好事应该给予奖励。否则,好事很难坚持下去。

  如何彻底铲除毒瘤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瘦肉精的流入是因为利益的驱使,那么我们应该用利益的驱使,把瘦肉精赶出局外。

  首先双汇自己成立什么监审机构,如果是养殖户养,双汇自己监审的话,除了容易让人怀疑双汇监守自盗(因为目前双汇的品牌形象很容易让人这么想),如果另外成立官方的监审机构,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以前也有官方机构的检测,瘦肉精一样流入双汇。双汇的品牌信誉度已经透支,双汇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誉危机,所以双汇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很难让人信服。信服度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这种自检、自养、官检的措施,无论哪种措施,具体运用起来也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捆绑上游养殖户!

  怎么办?用利益驱使,把制售者剔除出局、让采购者无计可施。瘦肉精从哪里喂进猪肚子的?是从养殖户开始的,养殖户为什么要喂?因为养殖户要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就是采购者的权利压力。只要把采购者的权利变成监督养殖户的力量,并给予养殖户更大的利益,就能彻底把制售者剔除局外。

  双汇历来把养殖户看做“体制外”团体,更多时候是把上游养殖户当做讨价还价的对手,靠压低养殖户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高额利润,很多时候双汇并不关心这个“体制外”的团体利益。说白了,是双汇跟上游养殖户的关系有很大的“间隙”,采购者和制售者利用了这个矛盾。双汇只有更紧密地联合上游养殖户,把制售者和滥用权利的采购者挤出这个新的“利益体”,才能彻底杜绝瘦肉精。

  具体做法就是,首先要与上游养殖户签订合同关系,形成利益联盟,而不是博弈的、游离不定的生意关系。

  保障上游养殖户的利益,给予上游养殖户收购的最低价的有力基本保证,上游养殖户可以安心养殖,不用发愁卖不出,或者会卖亏本。

  养殖户只能养殖由双汇提供合理的猪苗,或者双汇认为合格的猪苗。

  派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迫使养殖户严格按照双汇的养殖指标进行养殖。对于没有按双汇标注养殖的猪,双汇不予收购。

  原来的检疫部门变成对签订合同养殖户的监督,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一旦发现养殖户使用任何瘦肉精,即取消与养殖户的合同关系(给养殖户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养殖户不敢这样做),检疫部门变成监控双汇与养殖户之间合同关系的检验者。

  说白了,就是让养殖户按照双汇的标准“代养”。养殖标准与技术更多地由双汇输出,养殖户提供场地、人力、饲料、医药、等基础成本。这样双汇仍处在产业链的顶端,掌控着行业的标准,又合理利用了民间资本、人力。既节约了成本,又把控了品质。

  双汇与养殖户固定的契约关系所导致的利益关系,完全可以把瘦肉精的制售者和滥用权利的采购剔除出利益体外。而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只能配合双汇的要求。投机倒把反而使得养殖户利益受损,那么瘦肉精就无从进入猪肚子的机会。

  我想,这应该是对上游有益,对双汇有益,对消费者有益的皆大欢喜的处理方式。

  双汇,有了赴汤蹈火的改过精神是很好的,但莫忘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孙鹏:无形营销From EMKT.com.cn机构CEO;杨江涛:无形营销机构策略总监)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双汇“沉思录” (2011-05-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鹏、杨江涛)
*危机公关:双汇要像蒙牛学习! (2011-05-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长春)
*双汇对中国品牌的又一次伤害 (2011-04-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祖轲)
*双汇万人大会:危机公关的三大失误 (2011-04-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文武赵)
*双汇事件,拷问了谁? (2011-03-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汪高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35:11